學懂經濟不需懂經濟學
學懂經濟不需懂經濟學
玫瑰園居民
Buy on Leanpub

1. 寫在前面:三種經濟學入門讀物

即使你不是經濟學主修生,你也許想了解多一點經濟,例如看懂財經新聞、想投資理財更加得心應手、或者只是好奇世界發生甚麼事。你想找一本經濟學的書來讀。但你是一個正常人,你不會無端端找一本700幾頁、枕頭般厚的大學經濟學教科書來讀,你很難會沉迷於那些抽象的公式、圖表、符號,和聽來很專業但不知它說甚麼的理論和術語,你想找一些寫給普通人的經濟學書籍。

在書局裡,在圖書館裡,你都不難找到聲稱以大眾為對象的普及經濟學書籍,這些書的寫作方法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解釋財經名詞,例如解釋GDP、CPI是甚麼、失業率如何計算,以至銀行如何運作、股票市場如何運作,這些可稱為「經濟(economy)的語言」。

第二類是把你會在教科書看不明白的理論和術語,用「深入淺出」的「日常語言」解釋,並加上「生活化例子」說明。通常我們會見到兩種詞語,第一種是一些奇異的文字組合,例如「沉沒成本」、「需求彈性」、「公有地悲劇」、「摩擦性失業」等等,第二種是附帶外國人名字的,例如「高斯定理」、「帕累托最優」、「堅尼系數」、「菲臘斯曲線」。這種,我稱為「經濟學(economics)的語言」。

第三類是標榜經濟學作為一種思考方式,聲稱「經濟學可以解釋一切生活上的問題」,喜歡用《生活經濟學》一類的書名,也喜歡使用「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或者「以經濟學做眼睛」一類的說法。

對大部份說「我想了解多一點經濟」的人來說,我相信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第一類。第二類的術語和理論,如果可以用日常語言解釋,那代表我們根本不用那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名詞,都可以理解所說的道理,也就是說,除非你要和經濟學家溝通,那些名詞一般人沒有需要知道,因為這些專門術語,正是經濟學家之間溝通的語言。

第二類非必需,第三類更需提防,要提防經濟學家高高在上的傲慢,也要提防教條式的意識形態灌輸,削弱獨立思考和批判思考的能力。

當世界最頂尖的經濟學家,都無法解決眼前的經濟問題,例如日益嚴重的貧富懸殊、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周而復始的金融危機、和逼在眉睫的生態危機,憑甚麼說經濟學的思考方法能處理一切問題?

當經濟學家不懂地理、生物、醫學、政治、科技、歷史和心理,有甚麼資格憑自己讀過那叫「經濟學」的東西便以為可以「解釋一切生活現象」?

在學習經濟學之初,如果一早被灌輸經濟學教條(例如某些書第一章便祭出例如「經濟學的10個基本原則」),就像一出世就被帶上有色眼鏡,扭曲看到的一切。「以經濟學做眼睛」,雙眼就如長期戴了次貨大眼仔,會發炎的。

第二三類代表了經濟學教育的失敗,但第一類也不容易寫,一來要解釋得清楚簡要,二來要避免把入門書寫成字典或工具書。所以要寫得好,經濟功力和文字功力缺一不可。

好的經濟入門書,要寫得好看,要讀得明白,更要令人覺得「經濟學是我可以掌握的」「我是有能力處理經濟問題的」。我很喜歡的一本作品,是在劍橋大學任教的韓國經濟學家張夏準(Ha-Joon Chang)的著作《Economics: The User’s Guide》。它正是第一類作品,兼且文筆好,有幽默感,少講理論,多講現實世界的狀況。更重要是它不斷鼓勵讀者經濟學是拿來用的,是可以用的,可以不靠專家就可以使用的。我一直十分認同他一句話:「95%的經濟學都是常識,只是被人為複雜化;就算是剩下的5%,都可以用日常語言解釋」。我也相信,我們不用糾纏於經濟學教科書和論文內抽象而艱澀的經濟學理論和術語,都可以掌握主要的經濟知識,故此本書取名《學懂經濟不需懂經濟學》。

本書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基本概念篇」是關於經濟運作的基本知識,例如金融市場、失業、GDP、貧窮、貿易等;第二部分「學習方法篇」是市面大部份普及經濟書籍都沒有的部分,是如何學習經濟的一點心得分享,包括如何尋找經濟數據、如何博覽群書、如何挑選財經媒體、如何閱讀經濟史等等,只要你會上網會閱讀就可以做到。始終,一本書再全面,也不能包含所有經濟知識;讀者的經濟學習,也不應侷限於一本書。

一般經濟書,作者和讀者的關係都是作者有東西要「教」讀者。但在一按Google或維基百科便能檢驗作者說法的時代,作者和讀者的階級差別已經不合時宜。作者的角色旨在分享個人學習心得,分享知識,以此作交流媒介。遇到程度更高的讀者切磋和賜教,是值得高興的一回事。

2.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篇

2.1 不是你不懂經濟學,是(有些)經濟學家不懂做人

一直以來,經濟學的主流思想都是以「理性經濟人」(rational economic man,或homo economicus)為假設,人以理性計算每個決定的利害,從而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一切理論(例如Utility, demand/supply)都是由此推論,甚至有經濟書開宗明義寫道「如果不接受所有人都是自私的這一個假設,那麼所有的經濟學都要重寫」。

這一句在以前的確可以嚇唬很多不是經濟學專業的異議者,但自從08金融海嘯,加上貧富懸殊和環境危機日趨嚴重,說經濟學「錯得離譜」這說法再不離譜,「重寫一切經濟學」的說法也不算甚麼離經叛道了。

「理性經濟人」的假設當然是不切實際,只要你觀察一下真實在你身邊出現的人,你就會發現實際的人複雜得多:

第一,人不只懂自利。人做每一個決定都有很多不同價值考量,這些價值不只有自利一種,隨便數數都有孝順、公義、正直、信仰、愛、友情、慈悲、美、好奇或純粹的求知慾。就算是自利本身,也比經濟學公式複雜得多,短期利益還是長期利益?長期幾長、短期幾短?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起衝突時又如何處理?當然有好辯者可以把「自利」的定義無限延伸,例如人因為愛另一個人而犧牲是因為他「為愛犧牲」使他快樂,所以他還是自利的,這便很容易掉入一種套套邏輯(tautology):例如問:「如果人是自私的,為甚麼會做這件事?」答:「他會做這件事,便證明了這是對他有利的,要不然他也不會這樣做了。」變成了毫無意義的詭辯。

第二,人不盡是理性,人做決定的過程,並不是好像腦內有部電腦,計算每個可能性的結果和發生機會,計算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這太慢了,也太煩。人經過漫長的演化,出於求生的需要,發展出很多簡化決策程序的運作,也就是今日我們稱為「不理性」的部份,例如情緒(包括憤怒、恐懼等等),例如一些簡化決策的rule of thumb。簡單來說,人若然只有理性,根本不能在世界生存。

第三,人其實不獨立,經濟學家總是把每個人的偏好(preferences)視作既定(given),但那些偏好究竟從何而來?人的偏好不是天生出來,也不是從天而降的,更不是個人意志決定的,我們的偏好,可以來自父母、老師、同學、同事、居住環境、媒體、廣告、宗教、政治宣傳、社會風氣和文化等等。「我」的偏好由很多「非我」的元素組成。

最後,人有多重身分,在公司也是員工,在市場他是消費者,在家庭他是兒子,也是丈夫,也可以是爸爸,在社區和國家,他是公民,然後他可能有不同圈子、興趣,他可能屬於一教會,有一班喜歡行山的朋友,另一班球迷朋友,又另一班攝影朋友,每一個身份都有不同的考慮,不同的角色之間也會出現矛盾和衝突。

真實的人遠遠比經濟學上的「理性經濟人」複雜,為甚麼經濟學不斷強調「理性經濟人」?因為如果把人的複雜性加入考慮的話,沒有辦法放進數學模型裡計算,太複雜了。換言之,「理性經濟人」的假設,只是為了數學上的方便!

其實,不能由建立經濟模型計算人的行為,就分析不到人的行為嗎?分析人的行為根本不需要數學模型。做生意的人是不會用數學定義「消費者」再寫一堆公式才做到生意,他只需要知道消費者甚麼情況下多數會買他的産品、甚麼情況多數不買就賺到錢了。經濟分析也是這樣,我們應該從觀察人的實際行為出發,歸納出人的行為傾向和模式,而不是坐在扶手椅上空想,如何用幾個變量(variable)模擬全世界70億人把他們塞進一條方程式裡。一些高傲的經濟學家批評別人不懂經濟學,但更多的時候是那些經濟學家不懂做人。

2.2 金融那些事兒

2.2.1 銀行、貨幣與債務的幾個法則

銀行存款與豬仔錢罌之別

對於銀行,你也許還有這樣的印象:小朋友有零用錢,爸爸媽媽會叫他儲起在「豬仔錢罌」,到大一點,錢罌差不多儲滿,父母便帶著小朋友到銀行開儲蓄戶口。但銀行的儲蓄戶口不是另一個「豬仔錢罌」,當你把錢存入銀行,銀行不是保管著你的錢,而是向你借錢。

你的存款是銀行的貸款。銀行向你借錢,然後把借來的錢借出去給別人(銀行借給別人收的利息高過付給存戶的利息,這就是傳統上銀行的賺錢之道)。別人花了借來的錢,收錢的人存進銀行,又成了一筆存款。

銀行可以由同一筆錢賺無限錢,但風險是…

存款變貸款,銀行賺一筆;貸款變回存款,銀行又借出去賺一筆。同一筆的錢,銀行理論上可以無限循環賺無限的錢。但這個發財夢是有「夢醒時分」的,就是當存戶要提款的時候。還不起錢給存戶,銀行就會倒閉。

為應付提款需要,銀行總會保留一定現金。但銀行不會預留現金預備所有存款被提取,一來沒有需要(因為一般情況下,只有很少部份的存款會在同一時間被提走),二來把錢留起來就沒有錢借出去,銀行根本做不了生意。

銀行永遠不會預留足夠現金應付所有(或大量)存款被提取,所以銀行永遠有周轉不靈的風險(用財經術語是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銀行流動性風險的另一個體現,是你存款進銀行可以隨時提出(也就是說,銀行向你借錢,要準備隨時還給你),但銀行放貸一般有指定還款期,例如一年或半年,它只能等到貸款到期才收回款項,而不能隨時催人還錢。

總括而言,銀行在本質上面對流動性風險,是由於(1)它借出它本身沒有的錢,和(2)借入短期錢,借出長期錢。

貨幣有兩種,一種是政府印出來,一種是銀行變出來

政府「印銀紙」,除了開印鈔機印出一張張鈔票之外,還有很多形式。08金融海嘯之後,大家不斷聽到各國政府推行「量化寬鬆」,新聞常以「印銀紙」形容,具體是中央銀行向銀行收購債券(一般是政府債券),由於是真金白銀花錢,所以等如把錢投放到銀行身上,讓銀行有錢可以借出去給客戶。

政府還有另一種渠道控制貨幣供應,那就是通過開支和稅收。政府花錢,不論是出糧給公務員,或是請承建商做工程,或是政府採購,都是把貨幣投放到經濟體系。反過來說,政府收稅(或者罰款),就是從經濟體系裡抽走貨幣。所以可以說,貨幣由政府開支創造,而隨著稅收消滅。值得一提的是,你要用政府的法定貨幣交稅。在香港,你交稅要用港元,你就算有很多噸菜、很多輛車甚至很多卡鑽石,政府都不接受你拿那些東西來交稅,你必須把那些財物套現成港元,才可以繳交稅項。政府也是以此渠道,維持社會對自己貨幣的需求。

理論上,政府大印銀紙,應該帶來嚴重通貨膨漲,但在發達國家,通漲不但沒來,還反而幾乎通縮?這是因為貨幣不只由政府印出來,也能由銀行變出來。

銀行怎樣變錢出來?每當它批出一項貸款,借錢給企業又好,樓宇按揭又好,信用卡都好,它都是在電腦上的賬目改動幾個數字,然後說:「你現在有錢可以花了,某年某月還給我」,然後你就有錢了!

錢是由銀行貸款創造,所以也隨著還款消滅。借錢的人多過還錢的人,錢就越來越多,反之亦然。錢的多與少,由銀行願不願意借錢出去決定。也就是說,貨幣供應很大程度上控制在銀行手中。銀行如何決定借不借錢?很簡單,看銀行覺得賺不賺到錢,覺得借款人連本帶利還得起,銀行便肯借。銀行肯借,貨幣供應便多;不肯借,貨幣供應便少。

貨幣供應並不完全由政府控制,決定貨幣供應的不只政府,還有銀行,而銀行控制的貨幣,比政府的多很多。銀行減少借貸,貨幣供應便減少了,政府所謂「印銀紙」,只是彌補銀行減少的借貸,以免大規模債務違約。

債是永遠還不完的

如果說,錢是由銀行借貸變出來,那麼這些錢無論落到何人手上,它背後都包含著一筆債務。假設銀行今年一共借出100億元,一年後還,平均3厘息,一年後,借款人要還103億,那麼問題來了,那多出來的3億從哪裡找來?除非銀行肯借新債還舊債,或者政府印3億銀紙出來,否則無論如何,始終有3億元的缺口,成為壞賬;總會有人還不起錢,要破産。所有借錢的人,都要和別人在市場上爭奪足夠的貨幣,償還自己的債務,就好像音樂椅一樣,十個人九張椅,始終有人沒有椅子坐,要出局。宏觀來說,債務是永遠還不完的!

所以公司無錢還,不是因為不懂做生意;個人無錢還,不是因為不勤力工作;政府無錢還,不是因為沒有審慎理財,而是因為市面上根本沒有足夠的貨幣供應。即使每一個人都好勤力工作,每一間公司都善於經營,每一個政府都量入為出,始終都會有人還不到錢。

留意以上說「除非銀行肯借新債還舊債」,而其實,銀行不斷借新債還舊債,正是一般時期維持經濟運轉免於大量壞賬的方法。只要銀行不再肯借錢,就有很多人還不起錢,那便是債務危機。

2.2.2 金融市場,不只股市

股市只是金融市場一小部分

每天的財經新聞,首先報導的多數是恒生指數、道瓊斯指數這些股市指標;財經評論員(或「財經演員」)談得最多的,都是哪隻股票值得賣、哪隻股票不看好。很自然地,一談起金融市場,一般人第一時間想起的便是股市,但以市值和交易量計,股市只佔金融市場一小部分。

根據世界交易所聯盟的數字,2016年全年股市成交大約115萬億美元,折合每交易日約4400億左右。全球股市總市值約67萬億美元,香港大約佔三萬二千億左右。聽起來數字很大,如果沒有比較債券和外匯市場的話。全球債券市場市值接近100萬億美元,比股市更大。外匯市場成交是每日51000億美元,是每日!和股市每日4400億相比,外匯市場是11倍有多。

衍生産品面值驚人的真相

全球場外交易(OTC)的衍生工具,面值高達483萬億美元,是一個近乎想像不到的天文數字,簡單來說比全球GDP總和都高出數倍之多!其中大部份、約368萬億來自利率相關産品。如計算市值,衍生工具總值15萬億美元左右。

但驚人的面值背後,實際牽涉的金額卻沒有那麼嚇人。例如一張簡單的利率期貨,假設面值1億美元,對賭三個月後美國利率,雙方賭到時利率是否高於0.25厘(0.25%,年利率計),贏的一方收到的是到期利率和0.25厘的差額。三個月後假設利率是0.3%,輸那邊要付(0.3-0.25%)/4 x 1億(除四,因為三個月),等如$12500。換言之,面值一億的交易,真正易手的只有萬餘元。

市值只是數字遊戲

每逢股市大幅波動,媒體總喜歡點算誰人身家暴漲幾多倍、某某身家蒸發多少億。但當你明白市值是甚麼,你便明白那不過是數字遊戲。

市值等如股價乘以股票數目,由於股價可升可跌,所謂的市值便隨股價波動。但股價的上落,未必每天都跟企業的營運狀況相關(長遠來講,股價會反映公司賺錢能力,但正所謂「長遠而言,我們都會一命嗚呼」),股價今天升3%,明天跌4%,並不反映公司今天明天做到幾多生意,反映的,大部份是投資者的情緒(所以財經新聞總是充斥著「樂觀」「悲觀」「憧憬」「擔憂」這些詞語解釋股市升跌),更甚者,升跌只是因為金融市場的操作,和公司表現無關。

打個比方,李嘉誠持有11億股長和(0001),如果你持有一手長和股份,賣出時賣便宜了一毫子,李嘉誠的身家便「瞬間蒸發」了一億一千萬了!而下一個瞬間,有人高一毫子交易長和,李嘉誠蒸發了的一億一千萬又回來了。

2.2.3 有錢,投資甚麼好?

事先聲明,本文不是特定的投資建議,僅為概括介紹不同種類的投資。本文所說的投資,集中在「錢搵錢」的範圍,所以廣義的「投資你的時間」「讀書是投資你自己」等,在此不作討論,雖然後者有時比「錢搵錢」的投資更重要。

金融市場之大,投資種類之多,難以用一篇文講完。但無論任何投資,我們至少需要了解那投資産品是甚麼,回報從何而來、有甚麼風險、交易成本、投資門檻和渠道、以及流動性等幾個基本範疇。

回報風險是共生的,回報是怎樣賺錢,風險是怎樣輸錢。常言道高回報高風險,無風險有回報的叫套戥,極其罕有,更有可能是其實有風險,只是你看不到。交易成本包括各式收費、稅項和其他額外成本。投資門檻也即是最低投資額或「入場費」,渠道是哪裡可以進行這門投資。最低投資額的高低,渠道的方便與否,決定了有幾多人可以參與這個投資。流動性是套現的能力,包括「花多少時間才能套現」和「可以用甚麼價錢套現」。帳面上無論賺了多少,一日未到套現之時,一日都是紙上財富,未可作實。

股票

股票是對一家公司的所有權,所謂的「權」,包括分享公司利潤,和通過公司重大決策。重大決策例如更換管理層、重大收購合併等等,但大部份日常運作,還是由管理層負責。例如,拿著400股匯豐股票的股東,不會有機會過問公司請哪個基層職員、用哪個牌子的電腦,或者公司pantry有哪款咖啡供應的。

買股票如果做到「趁低吸納,趁高拋售」,你便能從價差獲利;如果貴買平賣,你便蝕錢。除此之外,股票會派息,是為股息(dividend),但那是沒有保證的,公司能派、想派就派,不能派、不想派就沒有。理論上,公司賺大錢,股票便值錢,但一時的股價高低,並非只取決於公司賺錢與否,更多是取決於市場供求。買家多便升,賣家多便跌。

股價理論上跌到最低是0,也就是最多會輸盡投資下去的錢,但為甚麼有人輸到要跳樓?是因為炒孖展(margin trading),也就是借錢投資。有10萬資金,想買50萬股票,那40萬是借來的。賺錢時回報加倍,但輸錢時,只要跌20%,已經輸足10萬,跌得再多更要賠凸。

股票的交易成本有經紀佣金、印花稅、交易所和證監會的徵費等,有些國家,買賣證券賺了錢,要交資産增值稅;收股息,也要交股息稅(這兩種稅項香港皆無)。買股票不是一股一股買,是以「一手」為單位,一手可能一百或一千股或其他數字。視乎股價高低,大多數股票入場費為數千至數萬元不等。買香港股票,證券行或銀行或網上經紀也可以,買其他國家的股票卻未必間間也有得賣了。

你可能看著你的股票在報價機上的價格,計算你的賺蝕,但你真的可以用眼前的價錢馬上套現嗎?股票的流動性取決於市場上多不多人買賣,一般來說大藍籌可以快速套現,但買了交投疏落的細價股,到你賣的時候可以市場沒有買家,要割價求售,最壞的情況是股票停牌,想賣也賣不了。

債券

債券是一紙借據,是企業或政府向你借錢,訂明承諾支付若干利息,若干年到期,到時連本帶利歸還。

債券定期派息,投資術語叫做「票息」(coupon),如果你持有至到期,發債人又履行承諾還錢,你的回報是固定的,所以債券又叫「固定收益證券」(fixed income securities)。買債券的風險是對方還不起錢,投資者便有機會血本無歸(投資術語叫「債務違約」default)。企業經營不善無錢還不罕見,就算是政府,也可以債台高築最終違約。但就算違約,不一定會全部投資付諸流水,很多時會進行債務重組,投資者收回部分資金,或者延長還款期。

不是所有投資債券的都要持有直至到期,如果在到期前出售,就要在二手市場尋找買家,一般而言債券的流動性比股票差(發達國家的國債除外),而且價錢也隨著市場供求波動。

債券的交易單位,一般最少數十萬甚至上百萬,除非是特定的「零售債券」,可能低至一萬,所以一般散戶很難直接參與債券交易。債券的交易成本,除了價差或利息引致的稅收外,主要是買賣債券的交易商的買賣差價,也就是說,交易商同一時間買入債券開的價比賣出開的價低,作為提供買賣的回報。

基金

基金是集合投資者的資金,交由專業的基金經理管理,為投資者賺錢。實際上,「基金」是一家有限公司(常見是註冊在遙遠的盧森堡或開曼群島那些有稅務優惠的地方),資産是它投資的東西(例如股票或債券),你持有的基金份額,相當於公司的股權。

基金的「買」和「賣」一般叫「認購」和「贖回」,認購是你付錢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發行新的基金單位給你,再拿你的錢去投資;贖回是你要取回款項,基金公司從基金拿錢給你,再把你的基金單位註銷。

買基金和股票一樣,基金價格升跌決定盈虧。其實基金也有派息,投資者可以選擇定期收取現金,或是把派息再投資增值。但有時基金表面派高息,甚至每月派息,但我們必須小心,它派的息可能只不過是從你本金拿一小份出來派回給你,而不是真正從資産賺取的回報。

投資基金的主要交易成本是每年扣除的基金管理費,費用一般在資産中扣除,也就是你看到的基金價格,是比實際資産價值稍低。視乎産品的複雜性,基金管理費由少於1%至2%不等。有些基金(主要是對沖基金)會收取表現費,如果賺取超過一定回報,基金公司可以瓜分你回報的一部分作報酬,典型收費模式是2/20,也就是管理費先收2%,如果基金回報很高,比如100%,基金公司會從中收20%表現費,你只得到80%。

08金融海嘯後金融市場回報普遍低迷,對沖基金高收費低回報兼缺乏透明度和監管使投資者興趣逐年遞減,相反,跟縱股票指數(例如恒生指數或滬深300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 ETF)便逐漸興起,它收費低是因為主要跟著指數買賣,不用基金經理「專業」選股,自然省卻許多成本。最便宜的ETF(例如全球最大的、追縱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基金),收費可低至萬分之五!

為甚麼買基金而不自己揀股票?基金經理不一定眼光比我們好,研究顯示,大部份的基金表現都跑輸大市(大市所指的通常是相關的指數)。但基金的存在價值,更大程度上是他們投資到我們投資不到的東西,或者用我們做不到的方式投資。前者例子有一些新興市場的股票,我們未必能開到戶口買個股,基金便幫到你,又例如債券基金,很多債券不是個人投資者買得到,要靠基金投資;後者最主要是分散投資,例如你有幾萬元,可以買恒指基金,投資於所有恒指成份股,但要自己買齊所有恒指成份股,就絕對不是幾萬元可以做到的。

基金投資門檻一般是幾千至幾萬元,渠道方面找銀行或理財顧問買都可以,但例如對沖基金主要只賣給機構投資者或大有錢人,門檻便高得多。

贖回基金,視乎章程,一般幾天後便可以拿錢,但有些基金(特別是對沖基金)可能要早一個月甚至三個月通知。而你申請贖回的時候,贖回價多數是申請贖回日期之後,所以最後能拿多少錢,贖回前不會完全準確知道。

房地産

投資房地産,賺錢方法有兩個,一是一買一賣賺錢,二是買樓收租。前者的風險是樓價下跌,後者的風險有租不出去丢空、遇上租霸做成預期外損失等。在現代大城市,買樓很少人可以一次付款,所以絕大部份要做按揭,這也是槓杆。

樓宇買賣也有經紀佣金和印花稅,還有律師費等等;買了樓,每月還有管理費、還有定期交差餉地租,再者,內有裝修,外有維修,通通都是不可忽略的成本,賬面賺錢的投資,計算收費後可以由賺變蝕。買樓渠道方面,在本地有很多地産經紀可以選,甚至可以不通過經紀自行買賣;要是買外國樓,需要找到能替你做買賣的代理,他要熟悉當地市場,也要值得信賴,始終你不是住在那地方,「隔山買牛」風險自然更高。

房地産的流動性比上述産品為低,要套現你得賣樓,但你肯賣,也要市場上有人肯買,有機會放售幾個月都賣不去。要是到時「等錢使」,可能要割價求售了。

總結

投資當然不只以上四種,以上寫的大都只是觸及一些基本常識。但無論任何投資産品,即使種類千變萬化日新月異,如果我們可以先了解回報從何而來、有甚麼風險、有甚麼交易成本、最低投資額多少、哪裡可以買賣和如何套現這幾個問題,有助我們釐清眼前産品的本質,並能避免投資陷阱和意料之外的損失。

2.2.4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以外 — 說說支付方式

俗語有云「找數真漢子」,但真漢子找數的時候,是付現金、八達通、EPS還是信用卡?各種付款方式,到底有何分別?

支付方式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你就算有一門很好的生意,但要是找不到讓人付款的方式,也等如白做。自互聯網普及,你已聽說過Paypal、支付寶、Apple Pay、微信錢包、TnG,還有無數更多的的網上或流動支付方式,搶佔據說是商機無限的支付市場。但我們對支付,或者「找數」這一個動作,到底了解幾多?

讓我們還原基本步,審視一下現金交易。鈔票是法定貨幣,商戶必須收。問題是要交易銀碼巨大的時候(例如買樓),現金就不方便了(除非你是拿一車現金買樓的土豪,或拿一喼現金開記者會的商人);再者,拿著大量現金出街,當然容易成為劫匪的目標;另一個不方便的地方在有時要找零錢,例如你坐電車,發現錢包只有一百元,如果沒有八達通,唯有四圍問人「有沒有散紙唱」,沒有的話,你就要當一次土豪了。

現金有時不方便也不安全,所以我們會用八達通、銀行過數、支票、或者用信用卡。其實,一切的支付方式,如不是實物交收,本質上都包含三個部分:第一是你發出指令,第二是支付系統驗證你有權下達這個指令,第三是系統根據指令,把數目從不同的戶口之間轉移。

你把一千元從銀行轉賬至別人,是你向銀行下達指令,把一千元從你的戶口轉到別人的戶口,銀行驗證了下指令的人有權動用這個戶口之後(例如在分行用簽名,在櫃員機用密碼),便在電腦記錄把你的戶口結存減去一千,把別人的戶口結存增加一千。

信用卡交易稍為複雜一點,我們舉個例。你去一家電器舖,買最新的iPhone,用信用卡結帳。整個過程做了甚麼?你拿出一張膠卡片,上面有一堆數字和一個Visa或Mastercard或American Express(AE)的標誌,店主拿你的膠在一部機器上刷一下,印出一張單,你簽個名,然後電器舖就容許你帶走那一部iPhone,背後發生了甚麼事?

首先,你的信用卡是銀行發給你的,先叫作銀行A好了;商戶在銀行有戶口,假設這叫銀行B。由刷卡的一下到交易完成可能短短一分鐘,中間其實有很多重指令,包括你的銀行A代你先付款給商戶的銀行B,銀行B過數給商戶(扣除手續費),和銀行A借錢給你,之後你要還錢(也就是找卡數)。

那Visa(或Mastercard或AE)的角色呢?它是溝通銀行A和銀行B的網絡,刷卡的背後,Visa在銀行A和B中間,驗證那張卡是不是真的、客戶是否用光信用限額(俗稱「碌爆卡」)、客戶的簽名是否正確等等(如果是網上用信用卡,則為卡背的三位數驗證碼,加上例如身份證和出生日期等),確認了,這交易才可進行。而你買iPhone所繳付的錢,假設是6000元,落到商戶手中,扣起了大約2%,而這2%便由兩家銀行和處理交易的Visa瓜分。Visa,就是從處理每一單信用卡交易中賺錢的。

隨著互聯網發展,衍生越來越多支付方式,有時也花多眼亂,但無論分析任何支付方式,都是萬變不離其宗,主要考慮三方面:安不安全、方不方便、和交易成本高不高。

安不安全也就是如何驗證,用你戶口作交易的是你,而不是某個冒認你的人。驗證以前會用簽名(例如支票、信用卡)或者密碼(例如櫃員機或一些網上支付),之後可能有指紋驗證、瞳孔驗證、甚至用自拍照驗證等等,都是為了確認那個下達交易指令的,是獲授權的你而不是別人。

方便與否首先看是否普及,多不多地方可以用。八達通能普及,當然和在很多商戶能使用有關,如果它只能用來乘車,用途就大減了。另外是交易過程是簡單還是繁複,Apple Pay的宣傳短片就拿自己和信用卡比較,信用卡交易要刷卡要印單據要簽名,再加上有時機器失靈;Apple Pay(聲稱)一嘟完成交易,自然吸引許多。

交易成本是剛才信用卡例子的2%,這部份對消費者來講很多時候是隱藏的,因為付現金八達通易辦事或簽卡,銀碼往往都是一樣,付出交易成本的多數是商戶,所以商戶就不得不考慮不用支付模式的交易成本了。如果有別的支付模式,交易成本少過2%,又比信用卡方便和安全,便很有機會被廣泛採用了以至長遠取代信用卡了。

2.3 淺談GDP

2.3.1 GDP是甚麼?

看一個人的經濟能力,看他每年收入多少便可知一二。看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最常看的是一個叫GDP的數字。在媒體或政策層面的經濟討論中,我們都把「經濟增長」等同於GDP增加,把「經濟衰退」等同於GDP下降,所以我們無論認同這數字的價值與否,也有需要先了解這數字所計算的東西。

GDP是甚麼?它全名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本地生産總值,量度一個地方生産的産品和服務的總值,而總值,是以市場價值計算。理論上,生産的東西越多,或者生産的東西越值錢,「生産總值」越高,反過來說,「生産總值」越高,就代表生産力越強或生産的東西越值錢,所以GDP被視為量度經濟實力的指標。

GDP有分「名義」和「實質」,分別在實質GDP嘗試撇除物價改變的影響,因為有時生産總值上升,不是因為生産多了或生産的東西比以前好,只是因為整體物價上升。例如你去年買一包米50元,今年同一包米漲價到60元,名義上總值增長20%,但一包米還是那一包米。實質GDP則計算「假設物價不變」,所生産的東西的總值,按上面的例子,今年的總值還是50元,沒有增長。所以在這裡有一個弔詭之處:「名義」GDP用的反而是實質的價格,而「實質」GDP的價格反而是個假設!

2.3.2 GDP的近親們

計算一個地區的總體經濟指標,除了GDP之外,還有很多和它相近的「近親們」。

GDP成為主要的經濟指標其實是很近期的事,近至二三十年前,國民經濟的主要指標還是叫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中文叫「國民生産總值」(有別於GDP「國內生産總值」)。分別在哪?GNP統計一國所有國民所生産的東西的總值,不論他身在何方。舉一個例,一個美國人在中國製造一部手機,在中國賣,以GDP就計入中國,以GNP就計美國。隨著生産越來越以企業為單位,GNP的定義越來越尷尬。我們已經追蹤不到一間企業究竟包括哪些國家的人,幾多産值屬於哪個國家。就算我們把「國籍」賦予企業身上(例如麥當勞是美國的),但是跨國企業呢?麥當勞全世界的收入是否都是美國的GNP?如果是麥當勞在各地的子公司又怎計?開在離岸避稅天堂的子公司呢?是否代表英屬處女島或開曼群島的GNP?GNP的範圍越來越難定義,所以逐漸被GDP取代,例如美國在1991年起以GDP取代GNP作為主要的總體經濟指標。

或者你聽過不丹以快樂指標取代經濟指標,那叫作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為甚麼不是Gross “Domestic” Happiness?其實就是因為不丹提出GNH的時候是70年代,國際仍流行GNP,所以與此對應的便是GNH而非GDH了。

GDP另一個近親叫國民總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GNI),計算國民收入而非生産。理論上GNI和GNP應該相等,因為生産出來的市場價值就是賣出去的時候的收入(實際上因為統計口徑的不同而有些少出入)。收入相對比較容易計算(因為政府要收稅),而且作為人均指標,人均收入比人均GDP更容易理解。

說到人均GDP,可以介紹一下「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的概念,甚麼是PPP?簡單來講,一個人均GDP一萬美元的國家,生活水平不等於是人均GDP一千美元的國家的十倍,因為兩地的物價可以不同。同一件貨品,在人均GDP一萬美元的國家賣十元,在人均GDP一千美元的國家賣一元,那前者一萬元的購買力和後者一千元的購買力是一樣的。購買力平價就是把每一個地方的一美元,調整成擁有相同的購買力。

一般而言,發達國家生活指數高,物價水平高,經PPP調整的GDP會低過未經調整的,反之亦然。所以在計算PPP調整之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會收窄。例如比較日本和中國2014年的經濟數字,未經調整的人均GDP,日本是中國的4.77倍,但經PPP調整後,差距縮窄為2.76倍。

PPP調整當然也有它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買甚麼」?我們應該拿購買甚麼來比較?經濟學上我們會定義「一籃子」的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務,再比較這「一籃子」東西在各地的物價。選甚麼入這個籃子其實也有很多主觀成分,代表每個國家生活所需的那「一籃子」都不同,難以用同一個籃子概括所有國家。

2.3.3 為甚麼GDP從來只是估計,而且可以很不準確?

GDP量度一個地方生産的産品和服務的總值。一般而言,生産的總值越高代表生産力越高,所以經濟越強。但問題是,GDP數字絕非銀行戶口數字一般準確。要完整統計一個地方生産了甚麼産品和服務已經不容易,要計算它們的總值更難,一來很難統計市場上每一項交易的價格,二來有很多東西未必經過市場交易,沒有市場價格,只能大約估計。例如在發展中國家,農民自給自足耕作,住在自己搭建的房屋,這些經濟活動的價值,當然只能靠估。而很多商業買賣都是個體小商戶進行,他們的業務多少也只能靠估。如此一來,很多窮國的GDP數字就相對不準確。另外,「生産總值」這概念統計工業生産較容易,統計服務業的「生産」較難,當一個地方服務業比重越高,GDP就越難計得準。

GDP的計算方法只要經過少許調整,出來的數字可以截然不同。以下有幾個例子。意大利在2014年把一些非法活動例如毒品、娼妓等「黑色收入」計算入GDP,結果GDP上升1%,英國同年也作出類似修改,馬上帶來100億英鎊的GDP。中國在2004年作過GDP修正,更改了服務業的計算方法。一夜之間增加了2.3萬億人民幣GDP(佔當時GDP 16.8%)。

更誇張的是尼日利亞2014一次修訂令GDP一夜之間上調89%,並超過南非成為非洲最大經濟體。加納也試過2010年改一下計算方法便令GDP上調60%,改的基本上是計算「實質GDP」所用的物價的基準年份。以尼日利亞的例子,2014未修改前,還是用1990年的物價!修改後才改為2010年(大家想想一碟叉燒飯1990和2014年的價錢可以差多遠)。當然,數字一夜間大增,但和國民實質生活水平沒有任何關係。要強調這些不是做假數,只是計算方式的修改,已經可以有如此大的出入。如果這只是單純的數字遊戲,也許無傷大雅;但如果GDP被用作檢視和制訂經濟政策的依據,甚至成為經濟政策追求的目標,GDP可能出現的誤差便不能等閒視之。

2.3.4 GDP為何一直被批評?

除了不準確之外,GDP近年經常被批評,還有幾個原因:

忽視生活質素:夜晚睡覺不計GDP,夜蒲消費則計,即使早睡對身體好過夜蒲,但夜蒲貢獻GDP。如果夜蒲身子壞,要看醫生,則是另一筆GDP。

不分好壞:經常引用的一個例字是,一個地方發生漏油事件或環境災害,GDP反而上升,因為清理環境災害的費用計入GDP裡面。又例如交通擠塞,汽油用多了,GDP反而上升。

忽視非市場的生産:非市場生産包括家務和義務工作。例如照顧小孩、煮飯、洗衫等家務,如果是由家庭主婦去做,GDP不會計算在內;如果花錢請工人,就計GDP了。所以經濟學有一個笑話:「當你娶了你的工人,GDP就會應聲下跌!」

低估科技貢獻:例如電腦,每年新的電腦運算速度越來越快,容量越來越高,但價錢越來越便宜。五年前一部電腦一萬元,今年同類只賣二千,電腦的GDP就由一萬跌到二千,雖然科技更先進,但佔經濟比重反而可以更低。

沒考慮可持續性:一個例子。某省份以漁業為經濟支柱,捉得魚越多GDP自然越高,但如果瘋狂濫捕,GDP固然急升,但要是海裡的魚都捉光了,GDP便馬上一落千丈,我們才發現,之前的繁榮只是個假象。以公司作為例子,一家公司表面上賺大錢,但原來都是「變賣家當」得來的,我們便很清楚這不可維持,家當一賣完,收入就變到零。

總括而言,GDP大致上能計算的只是市場範圍裡的生産,但生産並不僅限於市場,加上生産更多並不代表我們更幸福,所以GDP作為反映經濟表現以致生活質素的指標,用處可謂相當有限。

2.3.5 不用GDP,可以用甚麼取代?

GDP量度不到生活質素、量度不到快樂、量度不到地球生態的可持續性,那,有甚麼指標可以取代?

嘗試取代或補充GDP的指標,全世界都有人在做,但大部份是只限於一個國家(例如不丹的GNH)或某個區域(例如OECD的Better Life Index),本文介紹四個指標,都是接近擁有全球數據的。藉著全球性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各種指標的優缺點。

1. 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

如果GDP高不代表活得快樂,不如我們直接調查人們有多快樂?聯合國2012年首次發表《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當中包括一個由蓋洛普世界民調(Gallup World Poll)覆蓋全球的快樂指數調查,快樂指數0-10分,10分為最高。聯合國的報告則由蓋洛普民調結果出發,分析各種因素(例如收入、健康、廉潔、自由和社會友善程度等)對「快樂水平」的影響。

如何問人「你快樂嗎?」是有學問的,蓋洛普民調是採取「生活階梯」方式,具體問題是:「想像一座階梯,想像中最好的生活為10,最糟糕的生活為0,你現在站在那一台階?」甚麼令人快樂或不快樂,很取決於那人生活的環境,對生活在印度窮鄉僻壤的農民,擁有名牌波鞋或手袋未必使他們快樂(因為所謂「名牌」根本和他們生活無關),反而村內有潔淨廁所可能更叫他們高興;「生活階梯」的問法,令被訪者自評的快樂水平和他生活範圍掛鈎。

根據2016年最新一份《世界快樂報告》,高踞快樂榜首的是丹麥,有7.526分,緊隨其後的是瑞士和冰島,北歐國家在前五位包辦其四;最低分為非洲國家布隆迪(2.905分),其次是敍利亞和多哥,香港在157個國家(和地區)排75,中國則排83,美國為13。

2. 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

人類發展指數由聯合國編製,由印度經濟學家Amartya Sen(也是唯一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亞洲人)和巴基斯坦經濟學家Mahbub ul Haqin於1990年提出。指標涵蓋三方面:預期壽命(代表健康)、平均在學年期(代表教育)和人均收入(代表生活水平)。指數範圍由0至1,1代表最高,指數0.8或以上已屬於「非常高度發展」,之後分「高度發展」(0.7-0.8)、「中度發展」(0.55-0.7)、0.55以下為「低度發展」。

在2015年最近一份《人類發展報告》中,涵蓋的188個國家(和地區)中,有49個已達到「非常高度發展」的水平,最高分的是挪威,有0.944分,其次是澳洲和瑞士,香港有0.910分,排行12;中國以0.727分僅排90位,最低分三位是尼日爾、中非共和國和厄立特里亞,三個都是非洲國家。報告亦有一個統計,比較各國在人類發展指數和人均國民收入的排名,雖然一般而言收入高的發展應該較好,但有不少國家兩者存在頗大落差,最極端的例子是非洲的赤道畿內亞,人均收入54,但人類發展指數低至138,相差達84位!其實人類發展指數排名遠差於人均收入排名的主要都是産油國家,例如收入排行全球最高的卡塔爾和科威特,計算人類發展指數的話,排名便急降至32名和48名;另一方面,人類發展指數表現優於人均收入排名最多的,就有排名提升47位的古巴和提升40位的格魯吉亞,剛巧兩者都是或曾經是共産主義國家,不過,兩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本身不高,分別只佔67和76位。

3. 快樂地球指數(Happy Planet Index)

快樂地球指數是由英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New Economics Foundation)編製,該機構一向主張另類經濟學,所以他們編製的指標也比較另類,特別加入環境的可持續性作為考慮。

快樂地球指數首次公佈是2006年,之後2009、2012也有公佈,最近一次是2016年。計算方法歷年來略有調整(所以數字不宜直接比較),基本上是「快樂指數」x「預期壽命」/ 「生態足跡」,2016年的報告加入「不平等」(inequality)入計算公式。「快樂指數」是也採用蓋洛普民調,「預期壽命」和「不平等」都是採用聯合國數據,「生態足跡」是來自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的人均數字,以公頃為單位。

這指標的爭議性比較大,因為出來最「快樂」的國家和一般人的印象出入頗大,在2016年統計的14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哥斯達黎加、墨西哥和哥倫比亞,在前十位裡更有6個拉丁美洲國家,而中國排72,美國只排108,更誇張者,香港排名123,比戰火連天的敍利亞(113)還要低!歸根究底,是因為計算公式以「生態足跡」作為分母,只要能源資源等消耗得多,多先進繁榮的國家都會掉到不知哪裡去,例如歐洲富有小國盧森堡,排名竟然是尾二,與乍得和多哥這些國家「為伍」!可以這樣說,快樂地球指數反映的不是我們活得多快樂,而是地球對我們有多高興,排名不成比例地差的,都是因為消耗地球資源多,惹得地球不高興。

4. 痛苦指數(Misery Index)

有一個指標非常簡單但是有相當參考價值的,就是把通漲(物價指數)和失業率相加得出的「痛苦指數」,對一般市民而言,百物騰貴是苦,沒有工作是苦,所以「痛苦指數」頗能反應一般市民對經濟狀況的真實感受,指數越低,就代表越不痛苦,即是越快樂了。

「痛苦指數」最先是由經濟學家Arthur Okun提出,後來Steve Hanke推出一個「修訂版」,在通賬和失業率之外加上利率,減去兩年GDP增長相差(即是如今年增長比去年快1%,痛苦指數減1%,反之亦然),好像變得更全面,但是否變得架床叠屋則見仁見智了。

分析2015年「痛苦指數」的數字(綜合彭博的統計和筆者從中央情報局《世界概覽》所得的通漲和失業率數字,共統計101個國家和地區),「痛苦指數」最低的是泰國,剛好是0,之後是新加坡和卡塔爾;最高的三名委內瑞拉、敍利亞和烏克蘭,都是亂局不時見報的國家。香港排23,算是不錯。「痛苦指數」好處是非常簡單但又貼近市民的真實體驗,但值得爭議的地方有三點,第一,假若出現通縮,等如通漲是負數,痛苦指數減少,但通縮一般在經濟蕭條時出現,難道經濟蕭條更幸福?(這問題其實不大,因為經濟真的差的話,失業率會上升,某程度上抵消通縮帶來的正面影響)。第二,通漲數字波動性較大,一年的通漲和另一年可以有很大分別(特別是食品和能源價格的影響),使這指數難以作為政策制定的參考。第三,這指數完全沒有考慮各國發展水平的分別,例如日本、韓國和越南的「痛苦指數」分別是4.2、4.3和4.4,但發展程度千差萬別,只是你從這組數字根本看不出來。

附表一:GDP與其他指標結果一覽

指標 最近報告年份 國家(或地區)總數 前三名 尾三名 香港排名 中國排名 美國排名
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6 157 丹麥、瑞士、冰島 布隆迪、敍利亞、多哥 75 83 13
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 2015 188 挪威、澳洲、瑞士 尼日爾、中非共和國、厄立特里亞 12 90 8
快樂地球指數(Happy Planet Index) 2016 140 哥斯達黎加、墨西哥、哥倫比亞 乍得、盧森堡、多哥 123 72 108
痛苦指數(Misery Index) 2015 101 泰國、新加坡、卡塔爾 委內瑞拉、敍利亞、烏克蘭 23 18 11

附表二:各指標首名在其他指標之表現

指標 首名國家 人均GDP排名 世界快樂報告排名 人類發展指數排名 快樂地球指數排名 痛苦指數排名
人均GDP 卡塔爾 36/157 32/188 沒有排名 3/101
世界快樂報告 丹麥 3/179 4/188 32/140 7/101
人類發展指數 挪威 5/179 4/157 12/140 26/101
地樂地球指數 哥斯達黎加 75/179 14/157 69/188 57/101
痛苦指數 泰國 73/179 33/157 93/188 9/140

2.4 當錢從一個國家走到另一個國家

2.4.1 金錢跨越國界流動的N種方式

對大部份來講,接觸「外匯」最常見的場合,就是出國旅遊兌換外幣。事實上,我們雖然號稱活在「全球化」的世界,但世界距離「無國界」還相差很遠。政策,包括財政、貨幣和貿易政策的制定,絕大部份還是以國家為單位;此外,大部份國家仍然發行自己的貨幣,即使流通程度有別。當國界依舊存在,世界貨幣還未統一,錢從一個國家走到另一個國家,或者一種貨幣被換成另一種,仍然會每天發生,也是我們值得探計的話題。

錢從一個國家走到另一個國家,最典型的例子是國際貿易。出口多於入口,是貿易盈餘,賣多過買,多出來的便是外匯流入;反之是貿易赤字,也就是外匯流出。一直以來經濟學有「重商主義」這一流派,重視貿易平衡,避免赤字,儘量提升出口競爭力。在全球化盛行時期這一學說趨於式微,但近年有回潮跡象。

貿易的外匯流入流出不限於貨物貿易,例如旅遊,你去日本玩,拿港幣換日元,對日本來說是外匯(港元)流入。中國學生去美國留學,要花美元,這是中國的外匯流失。

錢的跨國界流動除了買賣還有轉移,例如在港打工的菲傭把香港掙得的錢寄回家鄉,便是外匯流出香港,流入菲律賓。國際援助也是轉移的一種,例如東非饑荒,樂施會捐錢賑災,錢花到東非,便是對東非的資金流入。

投資當然是資金流動的典型。例如蘋果公司在中國設廠生産iPhone,這是「外來直接投資」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資金流入中國。除了自己設廠開公司,收購本地公司也是外來直接投資的一種,舉例日本丸龜製麵收購香港譚仔,就是資金從日本流到香港。

直接投資之外是金融投資。你買韓國股票基金,或者開戶口投資美股,都是把資金流向韓國或美國。又例如東南亞國家發行外債(美元計價)供國際投資者認購,投資者「落搭」認購時便是把資金從外國輸送到那些東南亞國家,但債務到期要還錢時,資金便從那些國家流走了。

2.4.2 說到外匯,你需要記住五件事

1. 外匯是要賺回來的

一個國家的本國貨幣,理論上可以喜歡印幾多便印幾多。但外匯便不能自己印鈔印出來,而必須想辦法賺回來。賺的方法不外乎出口貨物(需要貨品夠吸引,外國人肯買)和吸引旅遊(需要地點夠吸引,外國人肯來)。吸引外國投資當然也帶來外匯流入,但如果他們要撤資,外匯便流走了。

外匯儲備就是國家擁有的其他國家貨幣。為甚麼要有外匯儲備?因為有外債要還,有入口要付款。所以一個國家一定要有些外匯傍身。

2. 以外幣借債有風險

一個國家取得外匯除了靠賺,也可以靠借,發行以外幣計價的債券,便是從外國人暫時取得外匯。但所謂「借錢梗要還」,借回來的外匯只能供一時三刻所需,債券到期時國家還得把外匯歸還。如果到還錢時本國貨幣相對外幣大為貶值,意味國家要花更多錢換取外幣,從而造成重大損失。沒有根本換不到足夠的外匯還債,又沒有足夠的儲備應急,那金融危機便來了。

3. 經常賬和資本賬互相扺消

經常賬(current account)就是前文提到的出入口、旅遊、轉移(例如菲傭寄錢回菲律賓)等賬目,資本賬(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基本上就是和投資有關。如果經常賬出現赤字,即是花的錢多過收的錢,相差的錢從何來?要不靠外來投資的流入(包括外來直接投資,金融投資,也包括借錢),就要國家消耗外匯儲備「填氹」。

4. 跨境資金流動有成本

最典型的例子是兌換外幣有買賣差價,信用卡海外簽賬有手續費,那都是讓金錢跨越國界的成本。此外,如果試過經銀行或匯款公司匯款到外國,就會嘗到手續費高昂的「割肉」滋味,各種或明或暗的費用(例如在匯率「動手腳」)加起來可以高達匯款額的5%甚至更多。近年新興的各種金融科技(Fintech),有不少是針對這一用家的「痛點」,推出收費低廉很多的服務。

5. 穩定的匯率、資本自由流動、獨立貨幣政策,三者不可兼得

這是有名的蒙岱爾三元悖論(Mundellian Trilemma或Impossible Trinity,蒙岱爾就是那位有「歐元之父」之稱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例如香港採用聯繫匯率掛鈎美元,匯率穩定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資本自由進出,但就沒有獨立貨幣政策,加減息基本看美國。採取浮動匯率的國家(大部份國家,包括英國、日本、瑞士等)有獨立貨幣政策和資本自由流動,但匯率便隨市場波動;中國想人民幣穩定,又要獨立貨幣政策,不可避免犧牲在資本流動多加管制。

2.5 失業率這東西

2.5.1 在全職工作和失業之間有很多空間

失業率,是失業人數除勞動人口,但「失業」如何定義,與誰人屬於「勞動人口」當中有很大學問,牽涉很多專業判斷多於精密科學。

習慣了上班就等如朝九晚六寫字樓工作的香港人,可能會覺得失業與否就像十二碼,「一係入一係唔入」,要麼有工作,要麼失業。但一個人除了擁有一份全職工作和找不到工作在家「量地」之外,也有很多個可能的狀態,因此,失業率並不是那麼簡單。

工作,不一定是朝九晚六、一週五天或五天半的寫字樓工作,首先,有人會兼職工作,另有各種各樣散工或自由身形式的工作(例如有一天工作開一天工的裝修師傅,或者freelance做設計或翻譯)。當然,有人打工,自然就有老闆,有一部份人的工作就是自己的生意,就是所謂的「自僱人士」。

沒有工作(或準確點叫「沒有受薪工作」)的,也有千百種形態,年紀太小還在讀書,年紀太大已經退休,也有全職帶小孩處理家務的家庭主婦(性別平等,家庭主「夫」也存在)。撇除這一切,沒在工作的也有兩個可能性,一種是在積極尋找工作,另一種則沒有。後者,最悲慘的當然是求職多時卻渺無音信,已經放棄找尋工作,除此以外,也有不憂衣食的廢青/二世祖/少奶奶,也有工作太辛苦太疲倦想放個悠長假期環遊世界/進修/做義工/純粹攤抖吓的人們。

還有一些形態是現今發達國家已基本絕跡了,例如奴隸,例如童工,這些在落後國家,或者幾十至一百多年前,都是普遍的工作現象。另外還有正統經濟教科書一般避而不談但又佔經濟相當比重的「地下經濟」,不只是黃賭毒走私黑市買賣,也包括無牌小販或者現金出糧的散工,總之就是正式統計沒有計算在內的經濟活動。

回到失業率,一個人怎樣才算失業,國際間的定義是「最近一段時間沒有工作,正在積極尋找工作,而且可以隨時上班」,香港統計處的詳細定義是「15歲以上,在統計前7天沒有為賺取薪酬或利潤而工作,在統計前30天內有找尋工作,而且在統計前7天內隨時可以工作。」為甚麼是「15歲」而不是18歲,為甚麼是「30天」而不是60天或90天,為甚麼是「7天內」而不是8天9天,沒有一定的公式,只是出於統計定義是需要,而其他國家,這些定義都會或多或少有分別。

失業率之中的分母,勞動人口,是直接影響失業率但是容易被忽略的。香港定義勞動人口是「15歲及以上陸上非住院人口,並符合就業人士或失業人士的定義」,香港的就業人士是15歲或以上有工作的人,而全職家庭主婦也包括在內。

失業率經常引起爭議的一個環節,是長期找不到工作而放棄找工作的人,應不應該剔除出勞動人口。有些時候政府的統計部門會有誘因將這些人剔除在外,因為會教失業率數字好看一點,不過只是掩蓋失業問題的嚴重。在香港,統計處會將「沒有在統計前30天內找尋工作的原因為相信沒有工作可做」也界定為失業,列為「因灰心而不求職的人士」,算是比較誠實的做法。

隨著社會結構和工作性質轉變,加上科技進步,工作有趨向零散化的傾向,湧現更多專門打散工維生的新一代(俗稱「炒散」,或好聽點叫「斜槓青年」)。對失業統計的準確性和應用性帶來挑戰,需要在統計方法上作出適應。

2.5.2 為甚麼會有失業?

失業成因有幾種,第一種,你要轉工,不論任何原因,你自己想走或者公司裁員,或者你想轉行甚至移民到其他城市,無可能每個人都無縫交接今日last day明日番新工,總會有少少空窗期無工返。

第二種,科技進步,社會轉變,已不再需要某些行業、某些工種、某些技能,例如執字粒、打字這些工作,或者賣傳真機、賣卡式帶的行業。

第三種同政治有關,例如如果最低工資太高,老闆請人賺不到錢,減少請人;或者法例上炒魷魚很難或很麻煩,老闆請人意願就會減低;又或者政策上限制某一行業發展,那一行便請不了這麼多人。

第四種很簡單,無生意又怎能請人?如果需求不足,市道慘淡,自然難找工作。

以上四種失業成因都有「學名」,第一種叫Frictional unemployment,中文直譯「摩擦性失業」!這算是最「騎呢」的經濟術語中譯了。Frictional unemployment本質上是暫時或臨時失業,所以我傾向採用「暫時失業」形容,好過聽了叫人更不明所以的直譯。第二種是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或structural unemployment,即是科技帶來失業或結構性失業。第三種是political unemployment政治性失業,第四種是cyclical unemployment,週期性失業。

不同的失業原因有不同的對治方法,例如政治性失業,我們應考慮調整政策解除障礙;科技帶來的失業,可能需要藉著教育和培訓讓勞動力適應轉型;如面對週期性失業,可能需要政府進行「逆周期」刺激,在經濟低迷時提無職位。了解失業的成因,政策上才可以對症下藥。

2.5.3 雜談失業率

香港失業率的高山低谷

2002年正值香港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的時候,時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的唐英年說了句「相信有生之年都不會見到失業率回到回歸時的水平」,刺中了香港人的神經,也成為黃子華棟篤笑的笑料一則。

2002年失業率高達7.3%,回歸時失業率低至2.2%,但也不算是真正的高山低谷,失業率最高是2003年6月沙士期間高達8.5%。至於失業率低位,記錄是1989年7月低至1%。近年的失業率大約於3-3.5%徘徊,已算是令很多歐美國家羨慕的數字了。

世界上有兩種失業率,一種是失業率,另一種是…

中國官方失業率2002年起十幾年一直徘徊在4%左右,經濟有好有差,失業率卻不動如山。原因是,中國一直公布的失業率叫「城鎮登記失業率」,只包括城鎮勞動人口(在2009年,只有3.11億,相比起總勞動人口7.9億),並只計算地方政府就業部門收到的失業金申請人數(只限已登記之城鎮居民),從鄉下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不計算在內,故此,官方失業率完全不能反映真正就業情況。

「登記失業率」大異於國際通用的「調查失業率」,而中國其實是有調查失業率的,統計局1996年起建立勞動力調查制度,但數據一直只供政府部門使用,並不公開,去到2013年,總理李克強才首次公開透露城鎮調查失業率,但之後中國政府也只是間中透露這數字,和全面定期公佈尚有距離。

歐洲超高青年失業率真相

在歐債危機期間,西班牙和希臘一度錄得超過50%的青年(15-24歲)失業率,例如西班牙最高達55.9%(2013年二月),究竟是甚麼問題?難道西班牙有一半以上年青人是廢青?

青年失業率超高的最主要原因,不是青年懶散、不是上一代剝削下一代,而是——大部份青年人還在讀書。記得失業率是失業人數除勞動人口嗎?勞動人口不包括學生,所以青年失業率的分母,只是15-24歲之中的「勞動人口」,一般都不足15-24歲總人口的一半。

以歐盟2012年的數字為例,青年失業率23.0%,但15-24歲青年有約5750萬,只有約2440萬屬「勞動人口」,失業大軍約560萬只佔青年總數的9.7%。同樣地,西班牙2012青年失業率達53.2%,但失業人士佔整個年齡層的比例則為20.6%。青年失業問題雖然依然嚴重,但沒有媒體報導的數字聽起來那麼可怕。

美國失業率的U-3, U-5和U-6

從新聞我們得知美國的失業率由2009高峰時的10%下跌至最近(2016年12月)的4.7%,但新聞報導的失業率,只是官方眾多失業率的其中之一。美國勞工統計部統計的失業率有六個之多,分U-1至U-6,最常見於媒體的失業率是U-3,但它因為不計算長期找不到工作而放棄求職的人士,所以被批評不反映真正就業情況。要把放棄求職人士和最近沒有求職的「職場邊緣人」計算在內,我們要看U-5;而U-6就是最廣義的失業數字,是U-5加上因經濟原因從事兼職工作的人們。美國U-3已跌破金融海嘯前的水平(2007年12月的5.0%),但U-5仍有5.7%,U-6高達9.2%,都高於海嘯前水平。

2.6 貧、富、與貧富懸殊

2.6.1 關於貧窮的定義

貧窮是一個我們有大概印象的狀態,包括沒有收入或入不敷支、三餐不繼、住屋狹小以至家徒四壁等等,而我們大都認同「扶貧」(或「減貧」或「滅貧」)是一個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當我們牽涉有關的討論時,我們不可避免要面對一個問題:到底甚麼是貧窮?貧窮,在經濟學來說一般有幾種定義:

絕對貧窮:基本生活所需

絕對貧窮的一個直觀的定義,是收入不足以應付基本的生活所需,最低限度包括溫飽、有安全的居所等等。所以貧窮的另一種定義是計算滿足基本生活所需需要的收入,低於此收入水平便算貧窮。這條線一般是每個國家自行制訂,按照當地物價水平計算。

但當然如何定義「生活所需」並不是精準的科學,更重要的問題是制定貧窮線的多數是專家,而做得專家很少機會是窮人,所以制訂出來的貧窮線有時會顯得「離地」,未必真正了解窮人的實際生活。

「世界級貧窮」:每日一美元

你也許不時聽過媒體或慈善團體介紹落後國家的貧窮狀況,說道「當地有xx人每日收入少於一美元」,這個「每日一美元」的貧窮定義,其實是來自世界銀行1990年定下的國際貧窮線。當時是參照各國基於「基本生活所需」設立的貧窮線,按照各國購買力調整,計出最窮困的六個國家貧窮線平均為年收入370美元,也就是大約每日一美元,所以就把「每日一美元」訂為國際貧窮線。但「每日一美元」的定義其實開始過時了,因為隨著物價的變動,世界銀行先後在2008年和2015年分別把國際貧窮線修訂為1.25美元和1.9美元了。

相對貧窮之中位數

在比較發達的國家,由於社會保障制度的存在,真正窮得連生存也成問題的人已經幾乎沒有了,但在一個國家裡收入比大部分人低的,仍然會因為比其他人缺乏而感到貧窮,這便是相對貧窮。

相對貧窮的常用定義是收入只有中位數的某個百分比,例如50%或60%。中位數即是收入排行位於中間的收入,例如9個人之中排第5。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這樣設定貧窮線一定有人歸入貧窮;其實只要收入分佈夠平均,統計上相對貧窮人口可以是零。例如假設9個人收入一樣,就沒有人低於中位數50%了;或者最低的比中位數低20%,也沒有人在貧窮線以下。

相對匱乏是做不到…

另一種與相對貧窮有關的指標,是檢視一系列在一個地方普遍認為「正常生活」指標(例如:不需和其他家庭共用洗手間、每天有早餐吃、有病可以看私人診所、有合身的校服等),如果有相當項目「沒有」就算貧窮。

結合絕對與相對貧窮:入息替代法

一般而言,窮人花在生活必需品(例如食物和住屋)的開支佔總收入比重較高,有錢人可能食得較昂貴,住得較豪華,但在比重上還是有較多錢剩,也能花多些錢在奢侈品。入息替代法的精神就是「必需品開支佔收入百份之幾」?如超過一定水平,便算貧窮。

2.6.2 關於貧富懸殊

新聞說著「反映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去年錄得0.539…是回歸以來最嚴重,也創下45年來新高」,究竟堅尼系數是甚麼?它如何反映貧富差距呢?

大名鼎鼎的堅尼系數

「堅尼系數」一詞以意大利經濟學家Corrado Gini命名,一般以收入分佈計算,該數值介乎0至1之間,0代表絕對平等(所有人收入一樣),1代表絕對不平等(一個人擁有所有收入)。有些情況下(例如世界銀行的統計)會以這數字乘100來表達,這時稱為「堅尼指數」。

堅尼系數比一比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它們用的是堅尼指數,也就是0-100),截至2014年堅尼指數最高的國家是南非,高達63.38(換成堅尼系數0.6338),普遍而言,拉丁美洲的堅尼指數都屬最高之列,一般高過50;堅尼指數最低是烏克蘭,只有24.09,低過30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北歐和東歐國家。中美兩國大概是41-42左右,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近幾年都沒有數字(香港統計處公佈的堅尼系數統計,也只是五年一次)。順帶一提,要分析堅尼系數的長期走勢,一般都有困難,因為大部分國家都沒有每年統計堅尼系數,所以數據多是斷斷續續。

堅尼系數的缺點

很多人可以解釋堅尼系數是由0至1的數值,但要用文字解釋它實際上如何計算出來,幾乎沒有人(包括經濟學家)能用三言兩語講得明白給外行人聽,所以有些通識教材或新聞媒體索性放棄嘗試,只告訴大家「這數字是由0至1,越大代表貧富懸殊越高」就算。嘗試解釋的要不牽扯出「勞倫茨曲線」這數學名詞,就是又要畫圖又要講解XY軸是甚麼,更令人一頭霧水。

堅尼系數更致命的缺陷是這是一個極為抽象的數字,沒有人說得出堅尼系數0.4或0.5代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貧富差距是多嚴重(相比之下,「住山頂D上等人一日搵錢多過我哋一個月」之類的說法具體得多),結果我們只能根據經濟學家或官方機構的說法,例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告訴我們堅尼系數0.4為「警戒線」,0.6貧富懸殊便是「極高」,但是當堅尼系數到達0.4我們應該怎樣「警戒」呢?要把堅尼系數由0.53減到0.5以下需要做甚麼呢?我們根本沒有概念。

表達貧富差距的更好方式

說到關於貧富差距的著作,不能不提Thomas Piketty的《Capital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這大作,他明言不喜歡堅尼系數,而傾向使用收入分佈最高的10%或1%的人佔的收入比重。這樣一來當我們聽到「最高收入10%的人佔所有人收入60%」或「最高收入1%的人佔所有人收入20%」,我們便很容易明白收入有多不均等。其餘的指標,例如最高10%對比最低50%的平均收入之比,也是相對有用的指標。

當然以上的統計只用上了前10%或1%收入的數字,「忽略」了例如收入在10-20%或10-30%的人,而堅尼系數是用上整個收入分佈狀況概括出來的數字。但個人認為最高10%或1%佔總收入比例,雖然好像只看到局部,但給我們的訊息有用;堅尼系數想說故事的全部,結果好像甚麼也沒說。

真正的貧富懸殊,我們掌握的還很少

長久以來關於貧富懸殊的數字,絕大部分是關於收入分佈,但這並不代表財富(或資産)分佈不重要,只是財富分佈的狀況,我們甚少詳細的數據(因為國家一般廣泛對收入抽稅而非對資産抽稅)。以World Wealth and Income Database為例,裡面有26國家的長期收入分佈數據,但財富分佈數據,則只包括四個國家。但從現存的數字,我們大概得知資産不平等的情況比收入不平等更嚴重。要認真處理貧富懸殊問題,我們需要更了解資産分佈的情況,而這一範疇,我們還有很多未知。

2.7 讀經濟史有用,因為它給我們這些領悟…

對一般人而言,要通曉經濟就必須了解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這是理所當然的,但事實上,在學院裡,經濟史這數十年總是被忽視和邊緣化的,在大學經濟系,經濟史未必是必修科;研究生想以經濟史為題,有可能系內沒有研究經濟史的教授當你的指導。

出現這個奇怪現象,主要的原因是這幾十年間,經濟學越來越把自己定位為物理一樣嚴謹的科學,讀物理的學生不用讀物理史,最先進的物理知識是最正確的,我們只需要學最先進的物理知識就可以了。經濟學也一樣,至少經濟學界普遍是這樣認為。

問題是,經濟學不是物理學。最大的分別是研究對象的本質不同。兩個氫一個氧粒子結合在香港是水,在菲律賓也是水;一粒碳-12原子2015年和1915年都是六粒質子和六粒中子組成;光在美國和俄羅斯都是同樣速度,但經濟是由人和人的行為組成,不同年代、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偏好、觀念,取決於當時的社會環境、文化、發生過的事。如果我們不去了解這些,根本不能了解人的行為,也即是不了解經濟。

與同樣讀金融出身、在金融界打滾一段日子的朋友食飯交流,大家回顧當年求學生涯時都不止一次講起,多讀一點歷史給我們專業上和知性上的幫助,比大學讀的理論和公式有用多了。讀經濟史,帶給我們的領悟主要有這幾個:

1. 今日的經濟制度、經濟狀況,不是自有永有、理所當然的

有些今日視作必然的制度,存在的日子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短。例如我出生的1981年,當時香港還沒有聯繫匯率,港元是自由浮動的;1999年前是沒有歐元的,歐洲各國有德國馬克、法國法郎、意大利里拉;再遠一些的世界,例如美元與黃金固定匯率(1971年前),例如沒有聯邦儲備局的美國(1913年前),都是我們幾乎想像不到但又真實存在過的,當時人們要面對的經濟問題,也和今天的大不一樣。我們翻看經濟史的時候,需要留意這一點。

連經濟增長這今日大家覺得理所當然(所以人們覺得經濟零增長是多麼可怕)的東西,其實在人類歷史是很晚近的現象。就算在西歐,人均收入在1000-1500年每年平均只增加0.12%,1500-1820年0.14%,1820-1870也只是1%,今天增長2%很多國家都會叫苦連天,只是我們習慣了經濟一定要每年增長幾個百分點才叫「正常」,以致忘記了,經濟體幾乎零的成長才是歷史的常態。

2. 以前的理論未必適合今日世界

一講起經濟學,很多人會搬出現代經濟學之父Adam Smith的說法為自己增加說服力,但他的巨著《The Wealth of Nations》(《國富論》)是1776年(即241年前)寫成的,他當時說的經濟和我們今日的經濟還是同一樣東西嗎?

當年的資本家,不過是一個老闆或幾個人合伙管間工廠,連「有限公司」也沒有(而Adam Smith本身是反對有限公司的存在的)、更沒有跨國企業、複雜的公司結構,以至離岸避稅天堂。

當年受薪勞動的還佔少數,大部份人還在務農;「工人」當中,還有很多奴隸、很多童工。其實,奴隸制度去到1833年才於英國廢除。

當年的商家,服務市場是地區性的,最多去到全國,沒有今日的大財團、跨國企業。沒有全球市場的競爭,更沒有幾間大公司壟斷市場(就算有壟斷,都只是官方壟斷)。

1776年的金融系統?股票市場只有很少股票交易,在金融體系根本不入流,政府或企業債券也是剛剛開始有,英倫銀行(Bank of England)也只是在不久前的1759年才開始印發標準10英鎊鈔票,以前是每間銀行都可以印自己鈔票的,連銀碼都因客戶而異。

3. 不要用今日眼界解釋往日的世界

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網上看過一篇文章說秦朝滅亡不是亡在暴政,而是亡在貨幣政策。在這個全世界電視都第一時間報導美國聯儲局或日本中央銀行最新議息結果的年代,貨幣政策對今日我們的生活可能影響很大,但2000年前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為主的社會,說那些不知有幾多百姓見過用過的「貨幣」比農作物收成、疫症、天災、戰爭、徭役等更重要,似乎很難講得過去了。

近一點的例子是,當我們看超過100年前的股票史,我們必須記住當年的股票市場只佔經濟一小部份,股市呼風喚雨的人物也不代表在社會上一樣地位尊貴,始終農業生産、工業生産、軍事準備才是治國重心,只是今天和平已久才以為股價上落幾個價位是天大的事。

4. 很多看上去頭頭是道的分析其實是馬後炮

一個例子是經濟發展的「文化決定論」。你也許聽過有經濟學家解釋亞洲四小龍(香港、台灣、南韓、新加坡)二次大戰後經濟起飛,是因為儒家文化的勤勞、節儉等價值觀有助經濟發展,而東南亞和非洲國家可能因為懶散和「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不會儲蓄,無法進行資本主義發展云云。但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之前,原來經濟學家也說過儒家文化阻礙經濟發展,因為儒家傳統輕視商業和實用技能,不鼓勵創意,不著重法治等等。又例如一百年前西方人到了日本,也覺得日本人是懶惰的民族,甚至德國人也曾被說過是不誠實、不理性等等,到她們經濟發達了,大家改口稱讚她們的「工匠精神」甚麼了。由此可見,很多所謂解釋經濟為何發展的理論,其實都是馬後炮。到了印度經濟發展起來了,就會有人分析「印度教文化」如何有助經濟成長了。

5. 改變是可能的

聽過一個說法,大意是:「一年變化不如想像,十年變化超乎想像,五十年變化不敢想像」,只要你約略了解一下100年前甚至50年前的世界,你會驚覺世界變化可以如此巨大:50年前美國黑人還在爭取平等投票權,50年後美國的第一位黑人總統已經做完8年任期了;在70、80年代的中國,「投機倒把」是可以判處死刑的罪行,今日的中國一公布發展雄安新區,第一時間大家都前仆後繼去那裡炒樓了。那些表面上將會永遠主宰我們的人、事、制度,都會隨著時間演變以至消失。改變有好有壞,但我們需要懂得為改變作準備,甚至更積極地推動我們希望的改變。

2.8 笑談經濟學

2.8.1 經濟學和經濟學家的笑話集錦

  • 經濟學家是專家,專門懂得在明天解釋為甚麼昨天預測的事今天沒有發生。
  • 經濟學是唯一一門學科,兩個人講截然相反的東西,但兩個人都拿到諾貝爾獎。(按:這在現實世界真的發生,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主張市場有效論的Eugene Fama和以「非理性亢奮」一說聞名的Robert Shiller同時奪得)
  • 經濟學家懂100種做愛的方法,但沒有一個男/女朋友。
  • 經濟學很有用,尤其是在提供工作給經濟學家這一方面。
  • 經濟學家看到事情在現實發生,然後問這事情理論上會否發生。
  • 經濟學家是一種人,他不知道自己說甚麼,但讓你覺得是你的錯。
  • 經濟學家懂得所有東西的價格,但不知道任何東西的價值。
  • 為甚麼上帝創造經濟學家?是為了讓天氣預報員看起來好一點。
  • 經濟學家九次成功預測最近五次的經濟衰退。
  • 地上有100元鈔票,經濟學家不會去拾,因為他認為,如果那張鈔票是真的,一定已經被人拾去。

2.8.2 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經濟學家?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經濟學家?
答:七個,加減十個。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經濟學家?
答:不相干——燈泡的偏好已視作既定。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經濟學家?
答:八個,一個裝燈泡,其餘七個負責維持「其他一切條件不變」。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經濟學家?
答:需要整個經濟系去準備申請研究資助。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芝加哥學派經濟學家?
答:不需要,因為假設燈泡壞了,市場會自然調節。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主流經濟學家?
答:兩個,一個假設梯子的存在,另一個換燈泡。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新古典經濟學家?
答:視乎工資水平而定。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保守派經濟學家?
答一:不需要,黑暗會迫使燈泡自動更換。
答二:不需要,如果燈泡真的需要換,市場的無形之手會糾正「光線失衡」的現象。
答三:不需要,只要政府不插手,燈泡便不會壞。
答四:不需要,你看!它越來越光了!它一定會越來越光!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商學院經濟學家?
答:一個,如果他爭得到這份工作。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
答:越多越好,這樣會增加就業,增加生産,增加收入,增加消費…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
答:不需要,燈泡自身擁有自我革命的種子。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中央銀行經濟學家?
答:一個——他/她拿著燈泡,全世界的人圍著他/她團團轉。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環境經濟學家?
答:八個,一個換燈泡,其餘七個做環境評估。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多個商學院博士生?
答:他在為這個題目寫論文,五年後有答案。

2.8.3 你有兩隻母牛

笑話的開頭是這樣的:

社會主義是:你有兩隻母牛,你送一隻給鄰居。
共産主義是:你有兩隻母牛,國家把牠們搶走,國家供應牛奶給你。
資本主義是:你有兩隻母牛,你賣掉一隻,用錢買一隻公牛,安排牠們交配,生更多的牛。

之後出現涵蓋不同主義的版本:

法西斯主義:你有兩隻母牛,國家把牠們搶走,再賣牛奶給你。
無政府主義:你有兩隻母牛,你偷鄰居的公牛,鄰居偷你的母牛,政府不管。
官僚主義:你有兩隻母牛,國家把牠們搶走,殺死了一隻,另一隻用來擠奶,然後把擠好的奶倒掉。
保護主義:你有兩隻母牛,你想從外國買公牛,政府不許。

之後是各國企業版本:
美國企業:你有兩隻母牛,你賣掉一隻,然後逼另一隻擠出四隻母牛的奶量。母牛累死了,你聘請顧問公司研究死因。
法國企業:你有兩隻母牛,你罷工、堵塞馬路、焚燒車胎,因為你想要三隻。
日本企業:你有兩隻母牛,你把牠們改造成1/10大小,生産20倍牛奶,然後你設計一隻小牛的卡通造型,命名為「牛可夢」(cowkimon)並行銷全世界。
德國企業:你有兩隻母牛,你改造牠們讓他們可以活100年,並且懂得自動擠出牛奶。
瑞士企業:你有500隻母牛,但都是替別人保管的,你向主人們收儲存費。
中國企業:你有兩隻母牛,你請300人擠牛奶,宣稱解決失業問題;你把全村的牛奶堆起來宣佈成功「牛産萬斤」,並逮捕揭露真相的記者。
印度企業:你有兩隻母牛,你崇拜牠們。
泰國企業:你有兩隻母牛,但其實牠們是公牛。
意大利企業:你有兩隻母牛,但你不知牠們去了哪裡,你決定先去吃午飯。
俄羅斯企業:你有兩隻母牛,你很開心,開一瓶伏特加,喝一口,數一下,見到五隻母牛;再喝一口,再數,見到40隻母牛;喝第三口,眼前變回兩隻母牛,之後你放棄數牛了,再開另一瓶伏特加。
伊拉克企業:你沒有母牛,但其他人都說你有;你告訴人們沒有,他們不信,入侵你的國家炸個稀巴爛,之後你沒有牛,但有了民主。
尼日利亞企業:你沒有母牛,但你發電郵給所有人說你繼承了皇室100萬隻牛,但需要兩隻牛才可以解涷資産,肯送兩隻牛過來的人,事成之後可以分得10萬隻。之後你收到10條「水魚」送來的20隻牛。
香港企業:你有兩隻母牛,然後聲稱有十隻母牛,把十隻母牛的資産注入上市公司,公司市值升至二十隻母牛。其實那兩隻母牛一早被你殺了,因為影響風水。

參考文章:

3. 第二部分:學習方法篇

3.1 全球經濟起底神器

要讀懂經濟狀況,需要聽懂數據說話。即使你不是統計專才,不懂使用R, Python或Matlab,你還是可以使用不少網上現成的工具,很方便地檢視主要的經濟數據,讓你對全球經濟和社會狀況,有個基本的概念。以下介紹六個筆者喜歡使用的網站:

1. 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CIA World Factbook)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神通廣大兼帶著神秘,出版的《世界概況》卻是非常有用的公開參考。《世界概況》每年出版一次,一覽每個國家從政府、經濟到社會的概況,甚至連國歌都有得聽!舊版本也可以從網上下載。有部份數據,網站提供所有國家的排行榜,想比較例如青年失業率或淨移民數字也可以。網站有部分數據有txt檔可供下載,如想下載其他格式,有人也制作了一個相應的Github網頁。

2. Google Public Data Explorer

要把世界銀行、美國勞工部或Eurostat等機構的數據化成圖表,Google Public Data Explorer是最便捷的方法。要看例如東亞國家的歷年人均收入、撒哈拉以南國家的生育率與預期壽命對比、以至美國每一州分的失業率,瞬間一目了然。

3. Our World in Data

由牛津大學教授Max Roser開發的Our World in Data收錄人類發展相關的數據,遠至工業革命前的歷史也有,從中可以了解人類社會這幾百年的演變。除了互動圖表和可下載的數據外,每一個項目(例如收入分佈或國際貿易)都有一篇詳細的文章,介紹相關的分析和數據,好像一份小型研究報告一樣。

4. Trading Economics

如果你想知道70年代石油危機時的油價走勢、1992年索羅斯狙擊英鎊時的英鎊價位、或者日本80年代的股市泡沫有多瘋狂,Trading Economics可以幫你輕易畫出有關圖表。1912年起的道瓊斯指數、1957年起的英鎊、1968年起的黃金,都在其數據範圍。要聚焦某段時間的走勢,選擇相應日子便可。下載數據需收費,但如果你只想對當時趨勢有個了解,它提供的圖表工具已很足夠。

5. Numbeo

Numbeo最大用途是比較不同城市的生活成本,包括租金、食肆以至坐的士等在內。下次旅遊、工幹、異地調遷,甚至選擇移民地點前,不如先到這裡看一看,了解當地的生活成本。

6. Visual Capitalist

把數據化成圖像,結合數據、藝術和說故事的視覺資料圖(infographic),是新興的表達手法。從Visual Capitalist的作品,不但可以從視覺解讀經濟,要是你自己也想玩infographic,裡面的高手作品中,一定有可以偷師的地方。

3.2 YouTube助你博覽群書

經濟書日新月異,新研究、新發現不斷湧現,永遠感覺好書太多、時間太少。如何應付?

大家每天上的YouTube,原來可以幫你博覽群書,以下介紹三個小貼士和四條YouTube頻道:

貼士一:輸入書名或作者名

大部份略有名氣的書,只要上YouTube搜尋書名及/或作者名,你便會很容易找到作者以書名為題的演講和介紹新書接受的訪問,始終他們要賣書,在出書時自然會多上媒體受訪,或開講座大談自己的新書。

貼士二:「這本書講甚麼」?聽作者現身說法

有時看完一本書,人家問這本書講甚麼,你有時也很難用三言兩語介紹。但由作者現身說法,應該是最可靠而扼要的講解。我們只要把作者的說話記下來就行了。有時看過訪問、讀完該書,才發現作者的概括介紹和書的大綱基本上是八九不離十。

貼士三:有需要可直接跳入Q&A

有時你喜歡一個作者,會看不只一場講座,但講座內容也許重複,這時你可以選擇直接跳到問答環節(Q&A),會發現書也未必有的細節,也會有人提問你未想到的問題,更看到作者解答問題的能力。

推薦頻道一:LSE Public Lectures and Events

LSE(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有大量來自不同範疇的名家的講座,幾乎每周都有新影片,只要在搜尋LSE Public Lectures and Events就找到。它的YouTube Playlist是按年結集的(例如2017年),每年都有上百段影片。

推薦頻道二:Talks at Google

Talks at Google是Google邀請講者在世界各地Google辦公室進行的講座,下筆時其Youtube channel已有超過3400場錄影了。

推薦頻道三:RSA

RSA全名是Royal Society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Arts, Manufactures and Commerce,除了講座足本的RSA Replay之外,它還製作精華版RSA Spotlight,只需幾分鐘便可掌握作者的演講精髓。最大特色當然還有幾分鐘一段的手繪動畫,比講座更精簡而視覺效果更精美。

推薦頻道四:TED

大名鼎鼎的TED Talks當然不能錯過,但一場TED Talks通常少專門介紹一本書,你聽到的更多是作者整體的經歷和數本著作加起來的智慧。如你要最濃縮的智慧,TED幫到你;如果你想特別聽關於某本書,可能便要找更詳盡的演講了。

3.3 如何嚴選財經媒體

要準確認識經濟運作,除了讀書之外,掌握最及時的財經資訊相當重要。如果你想藉著財經媒體增加經濟認識,以下是幾個貼士:

1. 如果你對香港的財經媒體提不起興趣,那不是你的問題

香港財經媒體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太側重炒股票和地産,無論是新聞或是評論,都是圍繞這兩個題目。沒有興趣炒股票,或者覺得自己永世也買不起樓的會覺得事不關己。所以要是沒意慾看本地的財經媒體,不用勉強自己。

2. 讓Google為你挑選好的財經媒體

在瞬息萬變的網媒生態下,今日的「最佳媒體」之選,可能三個月後就過時了,而且不同媒體可能擅長不同的題材,個別內容做得好,未必篇篇有此水準。與其找個「附托終身」的財經媒體每天追看,不如借助Google力量。方法是找一個你想知的題目,比如「負利率」或者「人民幣貶值」或者「深港通」好了,上Google搜尋一下,直到看到一篇你覺得內容豐富、表達得好、自己又學到東西的文章,可以是報導、訪問或評論,記下它來自哪個媒體。之後有另一個題目,再search,再選寫得好的,記住是哪個媒體。慢慢地你會發現有些媒體跑出來,那些便是值得你bookmark,值得你頻繁到訪的媒體了。

3. 多看商業,少看投資

外國媒體的財經版,多數是叫Business而不是Economics或Finance,因為主要講的是企業的動態、策略、管理模式,商業上的創新,多過看重一時的股價起跌。而真正了解一家企業,比追逐升伏不定的股價,將會帶給你更有用的知識。

4. 別錯過調查報導

無論是印刷或網上媒體,長篇的調查報導好像和速食文化的趨勢不符,但高水平、有深度的調查報導,才真正反映一家傳媒的功力,因為調查報導需要人力、物力、時間,非一個人在電腦前寫blog的自媒體可比。況且,要了解一件事的來龍去脈,一篇幾頁或最多十幾頁的調查報導,比起一整本書,已算是很速食了。

5. 多看訪問,但有優先次序

訪問越詳細越好看,因為它越能給你當事人的第一身說法,讓你更清楚受訪者的背景、性格、想法和行動。個人認為,訪問價值由高至低分別是企業家或大亨、企業高管(企業家和企業高管的分別,例如是李嘉誠和霍建寧,或者Mark Zuckerberg和Sheryl Sandberg)、退休官員、學者專家、現任官員(退休比現任好看,當然是因為無官一身輕可以暢所欲言,現任官員則多打官腔),最後是分析員(或「財經演員」)談大市走勢俾「冧把」的「訪問」。

6. 「名家專欄」,回帶最好看

名家專欄氾濫,他們在媒體前分析宏觀經濟、預測市場動向,無論說得天花龍鳳,始終逃不過現實無情的考驗。重溫「名家」一兩個月前、一兩年前、或重大事情之前的評論和分析,一來可以分出哪個中得多哪個錯得多,二來可以告誡自己勿輕信專家,即使那個說得如何頭頭是道,言之鑿鑿,或者那人來頭多大,是諾貝爾得主或來自某大行,他們也會錯,也可以錯得離譜;三來那人如何面對自己的錯誤,是「側側膊」當沒有說過搏讀者很快忘記,或是尋找諸多藉口,還是虛心反省檢討得失?

7. 收集「懶人包」,不時溫習

「懶人包」盛行,通常是大事件前廣為轉發,讓人迅速了解一件事的重點,但通常看完一次就算。不過,這其實是一種以最精煉手法直指問題核心的表達方式,效用相當於補習天皇的試前雞精精讀筆記。所以當你遇上跟經濟有關的「xxxx懶人包」「一張圖看懂xxxx」「N分鐘看完xxxx」(N少於或等於五),收藏下來,不時溫習整理,不久你的經濟知識便突飛猛進,五星星無難度。

3.4 每一次格價,都是一堂經濟學

市面上聲稱「生活經濟學」的書很多,主張把經濟學融入生活的也很多,但看完能真正運用在生活裡的恐怕不多。要真正懂得經濟,不一定靠看書。有一件事我們常常做,如果認真做,每次都能發掘大量經濟訊息。這件事,叫「格價」。

「格價學經濟」的好處是你可以從身邊任何一件你關心的事入手,衣食住行工作旅行進修交稅也可,每一次的得著都會直接有益於你的生活。格價的具體實踐方式是發問以下三個問題:

  • 邊個平邊個貴?(包括比較不同産品的價格,或同一産品不同時間的價格)
  • 點解平點解貴?
  • 點賺錢點維持?

任何生活有關的主題,你都可以藉著這三個問題,接觸到不同層面的經濟運作。以下的問題只是一小部份例子,你可以發掘的問題還有很多:

住:
邊個平邊個貴:哪一區的樓價貴?哪一區租金平?不同城市的樓價誰高誰低?今天的樓價比10年前升了幾多?
點解平點解貴:為甚麼樓價這麼高?(問完這條也幾乎不用問別的了);
點賺錢點維持:發展商如何牟取暴利?物業管理如何經營?

食:
邊個平邊個貴:本地菜和進口菜差幾多錢?哪一區街市菜價便宜?超市比街市買菜貴定平?農産品價格走勢如何?
點解平點解貴:為甚麼有些菜檔的菜賣得這麼便宜?為甚麼快餐店加價這麼快?為甚麼連鎖咖啡店幾十元一杯咖啡仍然有把人買?
點賺錢點維持:菜販如何賺錢?農夫如何賺錢?經營餐廳如何賺錢?

工作:
邊個平邊個貴:哪份工作收入高(打工仔切身問題)?同一工種(例如醫生、教師)哪個國家收入最高?20年來工資追不追上通漲?打工皇帝收入可以有多高?
點解平點解貴:為甚麼人工加得少過通漲?為甚麼某些地方人工加得這麼快?為甚麼有些打工皇帝賺的是天文數字;
點賺錢點維持:那些所謂「人力資源顧問」是靠甚麼維生?LinkedIn的商業模式是甚麼?

旅行:
邊個平邊個貴:機票哪家航空公司便宜?哪個時段出發便宜?酒店哪家便宜?Airbnb真的價廉物美嗎?兌換外幣在銀行還是找換店有著數?
點解平點解貴:為甚麼航空公司會有超抵價機票?為甚麼同一條航線機不同時間票價可以差天共地?為甚麼一些酒店會特別貴?
點賺錢點維持:廉價航空如何營運?酒店訂房網站如何賺錢?

甚至乎任何你有興趣的項目,你也可以這樣問。就舉足球為例:
邊個平邊個貴:哪個球員身價高、收入高?英超還是西甲門票較貴?各賽事的電視播映權要多少錢?歷年轉會費最高記錄是多少錢?
點解平點解貴:為甚麼球員轉會費那麼高?為甚麼電視直播費用年年上升?
點賺錢點維持:一間球會主要靠賣門票、電視直播、廣告還是甚麼賺錢?付天價買球賽直播權的電視台是否真的賺到錢?足球評述員的收入如何?

格價是任何「精明師奶」都會擅長的技巧,證明這從來不用高深的數學和統計,要認真一點的話,只要用紙用筆(或者電腦或者手機)做記錄就可以了。細心的格價有機會讓我們買到又好又便宜的東西,免除表面低價但入面「中伏」的産品,找到人工高待遇好的工作,甚至可能發現商機或者解決社會問題。格價時提出的問題,未必全部都有答案,但問問題和嘗試尋找答案的過程本身,已經是學習的重要一環,讓你能更接近經濟運作的實相。

3.5 幾道板斧玩轉中港經濟史

學校教育使我們習慣把歷史看成是沉悶又冗長的科目,但事實不必如此,尤其是在資訊唾手可得的年代,我們可以用很多有趣的方法,閱讀經濟發展歷程,甚至可以從原始資料尋寶,以下是幾個方法:

1. 官方年報

香港政府每年都刊製《香港年報》(英文版為《Hong Yong Yearbook》),裡面總結香港當年的概況和發生的事件,由經濟、政治、社會福利、交通、房屋、到媒體、康樂、宗教等都有。大部份的《香港年報》在公共圖書館都可以找到,自1997年起的年報更可以在香港年報網站閱讀。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香港政府編製年報是由1946年開始,最初只有英文,至1970年才首次有中文版本。閱讀往日年報有趣的是,除了知道當年發生甚麼事之外,也可以從編採的手法看出當年的人重視甚麼,當年的文化如何。年報幾十年,看哪一本好?建議可以由自己出生的一年開始看。一次過看幾百頁太辛苦?就算只看圖,也有很多有趣的發現。

2. 富豪列傳與名人傳記

我真的覺得「香港經濟」的課程應該要把「李嘉誠傳」列作一課,他的發跡史、他的商業王國以至他的爭議,加起來已足以見證近幾十年香港經濟發展的歷程。

值得讀的當然不只李嘉誠一個,閱讀富豪、企業家和名人的傳記,可以從一個一個人活生生的故事,看出那時代的經濟環境,見到每一個風光的人,昔日的奮鬥、挫折、運氣和轉型,看到他們不為人知和已被忘記的一面。始終,故事通常比理論更使人印象深刻。

選甚麼人讀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很成功的人(最有錢的商人,最高的官),二是夠長命的,因為涵蓋的年份越長,見證的歷史也越久;三是如果想選些年代久遠的(例如戰前),可以選一些對今日社會仍留存著影響的人;四是失敗者風光時的傳記,除了感慨世事無常,也可以以史為鑑,切勿過早崇拜今日看起來威風八面呼風喚雨的人物。

3. 長壽電視節目或陳年大事回顧

在Youtube上發現有1980年起的TVB製作的大事回顧,除了一睹今日新聞界響噹噹的人物年青時的風采之外,也是讀書以外一個讀歷史的好方法。

大事回顧之外,重溫很久以前的時事/經濟節目也是一個有趣的方法。1981年的《鏗鏘集》做甚麼?原來在香港圖書館有得借來看!

大事回顧有兩種,舉例說明,一種是1983年回顧1983年,一種是2013年回顧1983年,兩種都有值得觀賞之處,前者反映當時的想法,當年如何製作編導那個節目本身,都是歷史的一部分;後者用一個更長的視野重新檢視當年發生的事如何影響今日社會。

中國經濟史,推介2008年第一財經製作的《激蕩。1978-2008》紀錄片,以逐年回顧形式重溫改革開放30年的企業史。影片依據財經作家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繁體中文版分《中國。崛起》《中國。飆富時代》兩冊)拍成。

4. 舊報紙雜誌和長壽財經專欄

讀舊報紙雜誌是另一個方法留意社會變遷,以及當時的人關注甚麼。通常最令你記得的內容是(1)原來嗰度以前係乜乜乜(2)原來邊個以前做過乜乜乜(3)以前D廣告係咁樣樣。從哪看起?除了老方法——看自己出生那天,也可以選擇某件大事前後,從報章感受當時的社會氣氛。

講到長壽財經專欄,首選當然是「香港第一健筆」林行止的《政經短評》,原來這專欄自1975年已在《信報》刊登,更重要的是他歷年專欄被結集成書,出版社台灣遠景出版更把林行止歷年作品放上香港公共圖書館的電子書網站,只要用圖書證登錄就可以免費閱讀了。看優秀的專欄,一來認識歷史,二來偷師學寫好中文,三來翻看他多少說對,多少說錯,從而察覺每個人在特定時空下的局限。

3.6 用維基百科,讀世界經濟史

維基百科幾乎甚麼都有,當然也少不了經濟史相關條目,看維基百科的記載,我們可以對發生過的事有個基本掌握。但是,維基資訊無窮,能為我們所用的知識有限,如何把維基的資訊化成用得著的知識?以下是幾點心得:

1. 不要偷懶,要讀英文

維基百科有過百種語言,但不同語言版本的詳細程度千差萬別,要讀得最詳盡,一定要讀英文。以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的條目為例,英文的參考資料(reference)有120條,中文只有兩條;如果印出來,中文只有兩頁,英文有16頁!就算是中國相關題目,例如「人民幣」,英文維基也比中文詳盡(15頁對11頁)。

當然也有中文條目是比得上英文版詳盡的,例如「另類全球化運動」,應該是有些有心人編的。或者這樣說,中文不一定差,但沒有英文一定是不完整的。

2. 睇人仆街最開心?不過是以史為鑑而已

經濟的「仆街」主要是金融危機、泡沫爆破、或是超級通漲等事。在維基百科,你找1997亞洲金融風暴(1997 Asian Financial Crisis),在長長的記錄最底,維基列出了歷年重大的經濟泡沫(economic bubble)、股災(stock market crashes),想了解每一樁金融危機帶多多少衝擊,或想從當中汲取教訓的話,不妨逐一檢閱。

3. 追查祖宗十八代

如果你想知道歷代聯儲局主席、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或歷任香港財政司(與財政司司長)是誰,維基百科頁面比官方網站能讓你一目了然,更重要是它會連結到每一個人的頁面(如果有的話),你便可以從中閱讀每一個人的經歷、思想,在任期間發生甚麼大事,加起來便是一堂歷史課。

4. 做點筆記

只閱讀,不做筆記,注定水過鴨背。你的筆記不用文筆很好寫個二千字讀後感(當然寫到也無妨),只需簡短point form甚至原文照錄一兩句也可。記甚麼?記你認為可以作為「發現」和人分享,而不會「被車」(全稱「車!係人都知啦」)或「被wow」(全稱「Wow! Old news is so exciting!」)的資訊。例如講奧巴馬,你發現「原來奧巴馬是美國第一個黑人總統來的」,被車;如果你發現「原來奧巴馬小時候有四年在印尼生活」,雖然很多人知,但比較不wow了。

5. 一即一切

有時一開始想看的題目看來很小很片面,但很快便發展出一大串問題。例如想了解反全球化示威,特別是1999年發生在西雅圖那次,很容易便會追問下去:反全球化反甚麼?世貿(WTO)是甚麼?自由貿易協定有甚麼影響?為甚麼要針對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是甚麼來的?這些維基條目讀完,恐怕你在同儕面前已是個全球化專家了。

6. 懂得略過甚麼也是種技巧

我雖然鼓勵你詳細讀維基百科,但絕不需要從頭讀到尾,也毌須記得一件事的每個細節。又以反全球化運動為例,示威者經過哪條街,警察用了甚麼武裝,多少人受傷多少人被捕,這些細節是可以暫時略過的;例如金融危機,維基總有一個段落是不同學者專家爭論金融危機的起因、誰該負責等等,這些討論適宜在看完「實際發生了甚麼事」之後回頭再思考。

3.7 從財務報表學懂經濟

財務報表是一個會計題目,但你不需要成為會計師才懂閱讀財務報表。既然企業是經濟組成的一個重要部分,有基本閱讀財務報表的能力,對了解經濟運作相當重要。

分析財務報表從而取得有用的資訊,是一門可以花很長時間研究的學問,大學有關財務報表分析(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的教科書可以上千頁,但作為入門,我們只需要先記住幾個原則和要點,就可以開始看財務報表了,之後才按閣下興趣和需要選擇在某些題目上鑽研。所謂「財務報表」,一般而言是包含三份報表:

第一是收支表/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記錄收入和支出,相減便是盈利或虧損;

第二是資産負債表(Balance sheet),有時也叫財務狀況表,記錄資産和負債,餘額便是股東權益(equity);

第三是現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記錄現金的流入和流出,這項目一般又分三部分:營業活動(operations)現金流,所指的是日常經營所得現金、入貨所花現金等;理財/財務活動(financing)現金流,例如發行股票/債券/借錢,收到現金,贖回股票/債券與還錢要用現金;和投資活動(investment)現金流,也就是投資廠房、研發花的錢、證券投資花的錢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營業活動現金流量表有兩種做法,一種是記錄每一筆現金收支,這稱為直接法;另一種由淨利潤為基礎,再依據各項帳目增減調整而成,這稱為間接法。現時大部分的企業都使用間接法。

上市公司一份財務報表動輒上百頁,大家不用由頭順讀到尾,也不需要每一個名詞和術語都懂,都可以開始從財務報表中萃取有用的知識。以下是幾個小技巧:

  1. 永遠由營業額(revenue)看起,因為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公司生意的規模,盈利數字再天花龍鳳,沒有營業額根本不成生意。看資産負債表的話,可以先由總資産看起;
  2. 由自己本身有認識的行業看起,例如做運輸的看九巴(載通)、港鐵,做零售的看零售;
  3. 最簡單而公開的財務報表,一般是非政府組織(NGO)、慈善團體和業主立案法團,可以嘗試由這些財務報表看起;
  4. 上市公司公佈業績,通常新聞會報導最主要的數字(例如盈利、收入、負債等)。可以從網上下載財務報表,嘗試尋找新聞報導的數字作個對照;
  5. 善用除數和百分比,某些財務數字在兩期之間變動甚大的,通常有值得留意的地方;而財務報表一種表達方式叫common size,把所有數字化成一個基準(損益表一般是營業額,資産負債表一般是總資産)的百分比,那項的比重高低以及兩期之間的變動便一目了然。這個比較在財務報表本身未必有,所以閱讀時最好準備計算機或試算表(spreadsheet),方便計算。
  6. 從已知破産/爆煲的公司的案例學習,看它們出事前的財務報表有何端倪。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一般在公司的官方網頁便可找到,Google那公司就可以;此外,港交所披露易也刊載香港上市公司的年報、財務報表和通告。如果你想看美國上市公司(例如蘋果或Tesla),美國證交會(SEC)網站有稱為10-K Form的年報和10-Q Form的季報,當然最直接的方式還是用Google搜尋。

3.8 跟諾貝爾獎學經濟?

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發認識經濟學,是個好方法嗎?諾貝爾獎應該是學術界的最高榮譽,得到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應該好比是「天下第一高手」吧,但是,大家需要留意的是…

1. 諾貝爾經濟學獎和其他諾貝爾獎不同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全名是「瑞典中央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和例如物理、化學得獎項不同,並不屬於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5大獎勵領域。就好像「鄧麗君演唱會」和「向鄧麗君致敬演唱會」的分別一樣,後者(曹眾或單紫寧等等)唱得再神似,始終都不是鄧麗君。

2. 你根本不會明白他們為甚麼得獎

以下是幾個諾貝爾獎官方對得獎原因的描述:

  • 契約理論的貢獻 (2016)
  • 創建穩定分配理論,並進行市場設計的實踐 (2012)
  • 市場搜尋理論中具有卓越貢獻 (2010)
  • 經濟治理,尤其是企業邊際領域方面的貢獻 (2009)
  • 對經濟活動的貿易模式和區域的分析 (2008)
  • 在宏觀經濟跨期決策權衡領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 (2006)
  • 有關宏觀經濟政策的時間一致性難題和商業周期的影響因素 (2004)

老實說,筆者看不懂他們說甚麼,連筆者對經濟學稍有涉獵的人也看得一頭霧水,更不要說普通人了。此等題目,如非有人寫成導讀又碰巧給你在媒體看到,他們研究了甚麼,恐怕無人明白。

3. 很多得獎者只寫論文,沒有出書

你在媒體上不時讀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對評論世界經濟、金融市場,或者看到某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推出新書熱賣中,但其實活躍於媒體和出版的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只是獲獎者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其他的很多都只寫論文,沒有出書(純專業書籍不算,這裡指面向主流市場的書籍),也少在傳媒大談對經濟的看法。要從這些經濟學家身上學習,除了上課之外恐怕只可以由他們的論文入手了,但經濟學論文理解的困難…還是算了吧。

4. 得獎者經常發表意見的題目未必是自己的得獎研究範圍

正如愛因斯坦得諾貝爾獎不是因為相對論而是因為光電效應一樣,帶著諾貝爾獎光環的經濟學家,一言一行均受注目,但評論經濟時那題目未必是他得獎的研究範圍。的例如佛利民(Milton Friedman)以推廣自由市場思想聞名,但得獎是因為貨幣理論;又例如克魯明(Paul Krugman)經常在紐約時報專欄主張政府增加開支,儼然是凱恩斯學派代言人,但他得獎的研究範圍其實是國際貿易。在得獎研究範圍以外的意見未必不是真知灼見,但總不會因為他拿過諾貝爾獎,他說的一切經濟見解都是對的。

從以上幾點看來,「跟諾貝爾獎學經濟」未必是好方法,不過,每年的得獎者都會就他們得獎的研究課題,發表大約一小時的演說,由於面對的聽眾來自各領域(不全是經濟學家),他們都會用一般人聽得明的方式講解他們的研究成果,這些影片在諾貝爾獎的官方網站YouTube頻道也可以看到。

喜歡搞笑的你可能也聽過「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翻查歷年其經濟學獎得主,有些的確是搞笑(例如2007年頒給設計用網捕捉銀行劫匪的台灣人謝國楨),但有不少很有現實意義,例如財務造假的Enron(2002),違規炒賣衍生工具以致搞垮超過二百年歷史的霸菱銀行的交易員Nick Leeson(1995),還有把黃賭毒計入GDP的意大利統計部門(2014)等等,依據每年的得獎名單,我們可以搜索到很多有趣的經濟故事。

4. 寫在後面:曲折的經濟學之路

我小時候開始就察覺自己對數字和經濟的興趣。小學二三年級開始聽收音機時,最有興趣聽的竟然是香港電台報導蔬菜統營處各類蔬菜批發價,那時還會抄下每種菜的價錢,還會逐日比較!中學時家裡有人換購了一本《經濟日報》的《香港股票投資指南》,幾百頁的年鑑我幾乎從第一頁起看完,還從中認識甚麼是普通股甚麼是優先股,現金股息和派紅股的分別,還有「頭肩頂」「相對強弱指數」「射擊之星」甚麼的技術分析名詞。高中預科因為是理科生關係,沒有讀經濟學,但暑假時去圖書館借了一本英文的幾百頁的經濟學入門,好像是英國出版的中學教科書,真的第一課讀到最後一課,還做了筆記。

大學讀計量財務(Quantitative Finance),首兩個學期和所有商科學生一樣,讀了兩門必修的經濟學,也就是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和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但就是從接受正統經濟學訓練開始,我和經濟學的關係進入了迷惘期,而且越用功就越迷惘。無論是微觀的demand elasticity, indifference curve, consumer surplus,抑或是宏觀的expected inflation, IS-LM model,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我見到那些charts和會移動的曲線就頭痛,讀了幾多次都搞不通那些概念。那時的經濟學很倚賴微積分那類的數學,微積分我一向不錯(A-Level Pure Maths還拿了A),經濟我也很有興趣,但微積分加經濟就叫人讀得很辛苦,而且那些抽象的概念、公式、理論,並不能增加我們對當前經濟的分析能力,一點也沒有。

當然我們被告知那些是經濟學的「基本功」,明白了就可以分析任何經濟問題云云。由大學一年級到畢業後的頭幾年,我還是不斷接觸那些「正統」的經濟學入門,因為考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要讀,考SOA(Society of Actuaries)也要考,但換了不同的書,那些不熟練的「基本功」的還是不熟練,花了很多時間,卻一直沒有甚麼進步。那時開始有MIT OCW(Open Courseware),也就是麻省理工學院把所有課程的筆記等教學材料放上網供人使用進修。我一直幻想可以在有一天出國深造經濟學之前運用MIT的經濟學資源逐科自修,但當然沒有實行,一來因為自覺「基本功」沒有打好不敢讀更高級的科目,二來「基本功」太枯燥,根本提不起興趣去讀。

我對經濟學除了迷惘之外還有懷疑,因為兩個一直困擾我的問題:第一,科技不斷進步,應該越來越容易滿足物質上的生活所需,但為甚麼人反而越來越忙,工作越來越辛苦?第二,為甚麼我們要不斷消費,去維持所謂的經濟增長,即使消費的不是我們需要的,不斷的生産又不斷污染著環境,我們還是不能擺脫對增長的倚賴?這兩個問題使我隱約地帶有覺得,我們需要一種「另類」的經濟學。

另類經濟學,也只是斷斷續續地看了一些,之後2008金融海嘯到了。金融海嘯令很多人反省一直以來地位崇高的經濟學,也催生了一個叫INET(Institute for New Economic Thinking)的組織,對我學習經濟有不可取代的影響。INET是由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出錢成立,集合一班對主流經濟學持批判態度的經濟學家(當中有幾位還是諾貝爾獎得主),從事一些主流體制難以實行的研究和教學。當時他們在Youtube上載大量的講座、訪問和教學影片,尤其是2010年起每年一度的年會(conference),我都是如飢似渴地吸收,好像一直以來的疑團都會在這裡找到答案。最誇張是2012年柏林年會,三天由早到晚的演講都有上載,我是幾乎全部看完!之後2013-15在香港、多倫多和巴黎的年會,我卻沒有怎麼在Youtube看了,為甚麼?因為那幾年有幸親身出席!

那段狂煲INET影片的日子,令發現原來我看Youtube學到的經濟學,閱讀影片介紹的參考書籍(不一定是學術著作),比之前幾年讀「正統」教科書學到的多更多,也更實用。對我的啟發是,一直讀不懂經濟學,可能不是我的問題,是經濟學的問題,問題在它的教學方式和課程設計。與此同時INET也在質疑主流的經濟學課程,提出Economics of the Real World,提出的想法和我一拍即合。

與此同時,為解我那兩個經濟疑團,我還大量閱讀從不見於經濟教科書的「另類經濟學」思想,《小即是美》的E.F. Schumacher到《Limits to Growth》、《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Circular Economy,Sharing Economy,「佛教經濟學」,中文作品如李逆熵的《反轉經濟學》等也讀過,加起來沒一百也幾十本書,當然質素有參差,有喊著激情卻空洞的口號和以假新聞做注釋的「靈性經濟學」,也有至今影響我最深的Charles Eisenstein《Sacred Economics》。

各種觀點衝擊之下,究竟哪種說法才是正確?我發現,只有通過實證才能分辨錯對,一個論點如何動聽,數學公式如何嚴謹,邏輯推論如何滴水不漏,也可以經不起基本事實的考驗,被一個活生生的反例推翻。所以我對所謂「另類經濟學」的熱情稍為消減,取而代之是了解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實世界經濟如何運作,例如信用卡發卡機構如何賺錢,到一樁跨國貿易經歷甚麼環節,以至消費物價指數包含甚麼商品,變成我新的興趣所在。

如果我的故事有甚麼勵志的成份的話,應該是:像我這等高材生也對經濟學感到迷惘,你讀不懂經濟學是很正常的。你不明白經濟學,只是因為學院和教科書上的經濟學,抽象而沉悶得把你拒諸門外。我相信大多數人對經濟運作是有興趣的,他們也明白經濟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他們需要的是合適可行的學習方法,和以日常語言解得通的一些經濟基本概念。

我享受寫這本書,因為在分享心得的過程中,也讓自己的思路更清晰。如果你是前述的大多數人,我希望這本書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