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奶奶、父亲。爱,触不可及。
过去的数年间,时而跌至谷底,时而艰难攀行。感谢我的母亲、金与银、曹老师、娟姐、芳姐、凌微梅,他们在这其中扮演着关键性的作用。
走出政治性抑郁
一、持续2245年的政治性抑郁
越是成功,越是危险;越是富有,越是脆弱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以来,这种独裁格局一直延续到2025年的今天。两千多年——整整2245年——中国始终处在高压政治之下,中国商人也在这种环境中承受着长期的生存矛盾。
中国的商人,越是成功,越是危险;越是富有,越是脆弱。这种矛盾在专制政体中是无法解决的,从伍秉鉴、胡雪岩、荣氏兄弟、牟其中、孙大午、徐明、任志强、马云,他们野心勃勃,他们试图令自己的企业变得强大,在市场环境中攻城略地;但他们又必须令自己的企业变得弱小,以便于在政治环境中生存,避免被视为威胁。
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失败了。
伍秉鉴(1769-1843)
财富轨迹:广州十三行总商(行商领袖),被西方称为“19世纪世界首富“。从父亲手中继承怡和行,通过垄断中西贸易积累巨额财富。巅峰时期个人资产达2600万两白银,超过同时期欧美任何一位富豪。
商业版图:核心为广州十三行中的“怡和行”。垄断了清朝与西方的茶叶、丝绸、瓷器贸易。他不仅是贸易商,更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债权人,许多英美商人都曾向他借贷周转。其商业信用和网络遍布全球。
命运转折点:
- 1801:继承父业,32岁成为怡和行主,开始建立全球贸易网络
- 1810-1820:成为东印度公司重要债权人,借款总额曾超过300万两白银
- 1822:被清廷授予三品顶戴,成为“红顶商人“
- 1830:资产突破2000万两
- 1834:英国废除东印度公司垄断权,伍秉鉴地位开始动摇,清廷猜忌加深
- 1839.3:林则徐到广州禁烟,伍秉鉴被迫具结担保外商“永不夹带鸦片“
- 1839.6:虎门销烟,伍秉鉴被迫“认捐“巨款,家产开始流失
- 1840-1842:伍秉鉴在鸦片战争期间处境艰难,受到清廷的责难和英方的压力
- 1841:被迫代清政府赔款600万银元(《穿鼻草约》),个人垫付300万两
- 1842.8:《南京条约》签订,十三行垄断体系被废除,商业帝国根基崩塌
- 1843.5.4:在恐惧、屈辱和破产边缘中去世,终年74岁,死前哀叹“生为大清臣民,死亦不得安宁“
胡雪岩(1823-1885)
财富轨迹:晚清“红顶商人”。依靠典当、钱庄与海外贸易起家,后成为左宗棠最倚重的金融支持者。巅峰时期,阜康钱庄号称遍布全国,个人财富有“数千万两”之说。
商业版图:阜康钱庄,掌控江南金融命脉;垄断军火贸易;创办胡庆余堂药号;为左宗棠西征筹措军饷,充当“财政部长“。
命运转折点:
- 1862:结识左宗棠,成为军饷经手人,进入政商轨道
- 1866:助力创办福州船政局,直接参与洋务运动
- 1872–1881:多次代表清廷对外借债,总额约 1700 万两,获布政使衔、黄马褂、二品顶戴
- 1879–1881:李鸿章与盛宣怀扩张招商局、电报、铁路金融,逐渐蚕食胡在江南的金融地盘
- 1882: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远离中央实权,胡失去最大靠山
- 1883.10:上海道台邵友濂整治钱庄,被认为奉李鸿章授意;同时胡因“生丝大战”囤货失败,资金链告急
- 1883.11–1884.1:阜康各地分号遭遇挤兑,最终全面倒闭,估称负债约 800 万两
- 1884.11:被革职抄家,慈禧下旨“著即革职,严追完项“
- 1885.11:郁郁而终,年仅62岁,死时家徒四壁
荣氏兄弟(荣宗敬1873-1938,荣德生1875-1952)
财富轨迹: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被誉为“面粉大王”“棉纱大王”。巅峰期控制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面粉市场和大量棉纱生产。家族资产超千万银元。
商业版图:创办“茂新”“福新”“申新”三大企业系统,拥有12家面粉厂、9家纺织厂,业务遍布上海、无锡、汉口等地,形成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集团。
命运转折点:
- 1915:创设申新纺织公司;一战供需+抵制日货的市场窗口放大国内份额
- 1937.8.13:沪会战期间及结束后,日军占领/焚毁/强占多处厂房
- 1941:汪伪政权实业部+褚民谊亲谈,要求转卖申新一、八厂予日本丰田纱厂;荣德生拒绝
- 1949.10.1 之后:新政权接管城市经济;荣德生留沪任政务/政协职务,企业在军管与接管框架下复工维持
- 1955:福新一、二、三、八厂合并为福新面粉厂并公私合营,所有权结构转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 1956.01.10:毛泽东视察申新九厂,申新体系公私合营进入高峰并完成“公方进驻”
- 1956:企业被纳入公私合营,完全国有化,家族彻底失去控制权
牟其中(1940-)
财富轨迹:南德集团创始人,1990年代中国首富之一,身家曾达数十亿;三次入狱,两次东山再起。
商业版图:南德集团巅峰期号称资产超百亿,涉足贸易、卫星、航空等领域;曾创造“罐头换飞机“传奇,计划炸开喜马拉雅山、开发满洲里、发射卫星等宏大项目。
命运转折点:
- 1975.8:因与杨曦光等合写《中国向何处去》被判死刑,后改无期
- 1979.12.31:平反释放;1980.01.02中办工作组接见“马列主义研究会”成员,政治定性逆转
- 1983:因“投机倒把”被收审,11个月后获释
- 1991–1994:以轻工产品“罐头换飞机”,换得4架图-154,名声大噪
- 1997.1:国家有关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认定南德“高风险、高负债”→金融机构收紧授信,现金流承压
- 1999.2.8:被逮捕(检察机关批捕),随后银行抽贷与债务诉讼集中发生
- 1999.1.7:在北京被武汉警方拘留,同日南德总部被查封;2.8 批捕
- 2003:改判为有期徒刑18年
- 2016.9.27:刑满释放,时年76岁,身无分文
孙大午(1954-)
财富轨迹:河北大午农牧集团创始人,企业年营收超20亿人民币,个人资产估计数十亿;从养1000只鸡、50头猪起家的农民企业家。
商业版图:大午集团涵盖农牧、食品加工、教育、医院、温泉度假等产业;员工9000余人;建立“私企立宪“治理模式,被誉为中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典范。
命运转折点:
- 1995:大午集团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孙大午出任保定市人大代表
- 2003.4:因公司网站刊载批评性文章,被责令整改、停站6个月并罚款15000元
- 2003.5.29: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捕,引发学界“孙大午案“大讨论
- 2003.10.30:一审判缓刑3年,罚金10万,成为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标志性案例
- 2020.11.11:孙大午与家属、高管等多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通报指涉“寻衅滋事、破坏生产经营”等
- 2021年7月28日:一审判决:18年徒刑、罚金311万元;妻子判11年,两个儿子分别判12年和9年
- 2022.4.27:大午集团被政府指定“重整“,孙家完全退出,企业被国资接管
徐明(1971-2015)
财富轨迹:200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8名;2010年《胡润百富榜》约100亿元列第85;2011年实德集团营收121亿元,列民企500强第66名。
商业版图:实德集团主业为化学建材,鼎盛时期控制凌云股份、宁夏大元等上市平台,参股生命人寿、大连银行、铁岭银行、景顺长城基金等金融机构。
命运转折点:
- 1999.12.24—2000.1.9:接手“大连万达”并更名“大连实德”,开启“实德系”扩张与政经影响力放大
- 2004:薄熙来案判决书认定其为实德收购万达、申报双岛湾石化、列入原油/成品油非国营进口备案等提供帮助;2001–2012年薄家收受徐明财物共计2068.1141万元
- 2012.3:薄熙来3月15日被免重庆市委书记;同月舆论广泛报道徐明被“带走/失联”
- 2012.9.19:王立军案判决披露其收受徐明出资购置两套房(约285万元),坐实关键关联
- 2013.8-9:出庭作证薄案;2013.9.22济南中院一审宣判,前述与徐明相关的财物往来被写入判决书,政商绑定被司法化
- 2015.12.4:服刑期间“因急性心肌梗死”在武汉去世,年44岁;随即火化,引发广泛质疑
任志强(1951-)
财富轨迹:在北京房地产业深耕二十余年;以“大炮”敢言著称,微博粉丝一度超 3700万;“红二代”,父任泉生曾任商业部副部长。
商业版图:核心为北京本地国资背景的华远系;社会兼职涉及北京银行前身监事、新华人寿董事等,兼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命运转折点:
- 1993:出任华远集团总经理,后任董事长,确立在京城地产的资源与话语权
- 2016.2.19:在习近平提出“党媒必须姓党”的语境下,任志强在微博发文质疑“人民政府啥时候改党政府了?”,引发官媒围剿与政治定性
- 2016.02.28:国家网信办责令关闭其微博账号,官方称其“持续公开发布违法信息、影响恶劣”
- 2020.03.12–15:署名文章《人民的生命被病毒和体制的重病共同伤害》流传,指最高领导人为“剥光衣服也要当皇帝的小丑”;其后失联,友人称自3月12日起无法联系
- 2020.09.22:北京二中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罚金420万元;裁判要旨:2003–2017年贪污4974万、受贿125万、挪用公款6120万、滥用职权致国资损失1.167亿。任志强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
马云(1964-)
财富轨迹:2014-2020年间数次登顶中国首富,2020年巅峰期个人财富超600亿美元;整肃后财富大幅缩水,2024年《福布斯》估算其身家约245亿美元。
商业版图:阿里巴巴集团覆盖电商、云计算、金融、物流、文娱全生态;蚂蚁集团估值曾达3150亿美元;支付宝用户超10亿,改变中国支付方式。
命运转折点:
- 2015.12.11:阿里并购《南华早报》,形成媒体杠杆,被视为与监管敏感度更高的业务绑定
- 2020.10.24:上海外滩金融峰会演讲,批评监管“当铺思维“、巴塞尔协议是“老年俱乐部“、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没有系统“
- 2020.11.02:马云被四部门约谈(央行、银保监、证监会、外汇局)
- 2020.11.3:蚂蚁集团370亿美元IPO前夜被紧急叫停
- 2021.3.15:据报道监管部门要求阿里评估并压缩媒体持股,降低舆论影响
- 2021.4.10:阿里巴巴被罚182.28亿元人民币,创中国反垄断罚款纪录
- 2023.1.7:蚂蚁集团发布公告,调整股东上层结构,马云通过解除一系列一致行动人协议,放弃了对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权,其表决权从53.46%下降至6.208%
- 2023.7.7:央行等部门对蚂蚁罚款71.23亿元并称“整改告一段落”,为持牌化收尾定调
这种政治性的抑郁是如何形成的呢?
- 利用规则的不确定性。法律条文模糊,执行标准随时变化。比如『寻衅滋事罪』可以套用任何行为,『危害国家安全』定义随意扩大。创业者永远不知道红线在哪里,持续焦虑。
- 利用突击式打击。深夜抓人、突击检查、运动式执法。比如教培行业一夜团灭。通过制造『惊吓』效应,让所有人都担心『下一个是我』。
- 利用政策的周期性反转。时而『改革开放』,时而『国进民退』;时而『大众创业』,时而『共同富裕』。创业者像坐过山车,情绪不断起伏,难以预测。
- 通过预防性控制。在企业做大前安插党委。在企业强大前就戴上枷锁。
- 用『法治』替代人治的表象。所有打击都『依法』进行。用经济罪名掩盖政治迫害。任志强、孙大午都是以经济罪名判刑。
- 颠倒因果。先抓人,后找罪名;先定罪,后找证据;先有结论,后有调查。规则无用,权力决定一切。
这一系列的策略,导致了创业者的掌控感的丧失(无法预测、无法准备、习得性无助);安全感的瓦解(规则无常、惩罚随意、慢性焦虑);意义感的破碎(努力无用,财富被随意收割、正义缺失、存在性抑郁)。
二、从臣民企业家到主权企业家
政治性抑郁的根源:个人主权的丧失
专制政权的权力任意性与规则不确定性是造成政治性抑郁表面的症状,但实则是在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个人主权是被系统性稀释和剥夺的结果。
你无法真正的拥有你的企业,你的财富,甚至你的人格尊严,因为这一切的最终解释权和处置权都不在你的手中。
矛盾的根源在于主权归属的冲突。企业家追求的是基于私有产权的经营自主权,相信财富和企业应由创造者掌控;但专制政体奉行的是绝对权力逻辑,认为最终控制权必须掌握在统治集团手中。这两种权力观根本对立,无法调和。
专制系统的本质,是将所有个体的主权上收到统治集团手中。因此,持续2245年的政商冲突,归根结底,都是一场关于『个人主权』的零和博弈。
在这个体系里,企业家无论多么成功,本质上都不拥有对自己命运的最终主权。你的成功、财富甚至自由,都只是一种被『恩准』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状态。你只是一个臣民企业家,你的企业是一个随时可被征用的『国家战利品』,其存在的合法性完全由统治集团授予,并可随时收回。因此,你所有的行为,最终的目标不再是创造价值,而是获得系统的认可与生存许可。
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是将个人命运的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在2245年专制政权下,所有人的最终命运主权都归最高权力者所有。企业家渴望为社会/自我创造财富,但却陷入为权力/统治集团代持财富的的悖论。
我们面临一个矛盾:在专制政权内优化生存,还是在专制政权之外寻求主权?即留在中国,还是将企业法律实体迁移到中国之外?留在中国,实际上是在赌下一个政治周期的回暖和开放,或者,通过构建独立于任何单一政治实体的系统来对冲风险,确保无论周期如何都能存续。
我们也许能够在专制政权内精明地生存,能够『适应』与『共生』,我们能在不确定性的规则下最大化利益,相信可以通过智慧、关系和运气规避风险;再不,我们就赌下一个政治周期的回暖,等待下一个仁慈的统治者为我们松绑。
这种幻想是不切实际的。没有企业家主权,你只是租客——装修得再好的房子,终究不是你的。更准确地说,企业家是佃农,独裁者是地主:这不是契约关系,而是人身依附;你的收成、你的去留、甚至你的命运,都取决于地主的恩准,而任何想要拥有自己土地的企图,都会招致残酷的镇压,这就是零和博弈的本质。
极权系统必然走向更极端,这是其内在逻辑。创业者应该放弃妄想,试图通过成为『红顶商人』来换取庇护——胡雪岩、徐明都试过了。每一次政治周期的轮回,靠山倒台,就是血腥清洗。依附权力者,必被权力吞噬。
这是第一章